CGCS2000板块模型构建

被引:42
作者
程鹏飞 [1 ]
成英燕 [1 ]
秘金钟 [1 ]
张鹏 [2 ]
蒋志浩 [2 ]
王华 [1 ]
机构
[1]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2]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关键词
板块模型; CGCS2000; 基准优化; 模型检核;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227 [动态大地测量];
学科分类号
081601 ;
摘要
基于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2001—2010年跨度长达10年的观测数据,采用基准优选、变异点数据分段处理等策略,计算获得ITRF2005框架下高精度速度场。同时针对国际上现有的NNR NUVEL1A、APKIM2005、PB2002等板块模型在中国区域适应性差,基于中国地质构造特性及实际速度场解算结果,构建了中国20个二级板块模型CPM-CGCS2000。采用本文提出的用板块模型参数将站点归算至CGCS2000的方法对板块模型进行外部检核,并用此方法验证所建的二级块体模型,精度可达2~3 cm。与国际上现有比较成熟的速度场模型———ITRF2005、APKIM2005、PB2002、NUVEL1A及国内文献[1—2]的板块模型进行的比较表明,CPM-CGCS2000板块模型实际精度优于目前现有的模型。
引用
收藏
页码:159 / 16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基于欧拉矢量的中国大陆地壳水平运动自适应拟合推估模型 [J].
杨元喜 ;
曾安敏 ;
吴富梅 .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1, 41 (08) :1116-1125
[2]   2000中国大地坐标系:中国大陆速度场 [J].
魏子卿 ;
刘光明 ;
吴富梅 .
测绘学报 , 2011, (04) :403-410
[3]   基于现框架下的省市级CORS站到CGCS2000的转换 [J].
成英燕 ;
程鹏飞 ;
秘金钟 ;
文汉江 ;
王华 .
测绘通报 , 2011, (07) :1-3+14
[4]  
The trend of the APRGP velocity field and plates movement derived from GPS data[J]. CHENG PengFei , WANG Hua, CHENG YingYan, WEN HanJiang & CAI YanHui Chinese Academy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Beijing 100039, China.Science China(Physics,Mechanics & Astronomy). 2010(04)
[5]   中国现代大地基准——中国大地坐标系统2000(CGCS 2000)及其框架 [J].
陈俊勇 .
测绘学报, 2008, (03) :269-271
[6]   白垩纪:中国及邻区板块构造演化的一个重要变换期 [J].
吴根耀 .
中国地质, 2006, (01) :64-77
[7]  
现今中国大陆地壳运动与活动块体模型[J]. 王敏,沈正康,牛之俊,张祖胜,孙汉荣,甘卫军,王琪,任群.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S1)
[8]  
中国大陆的强震活动与活动地块[J]. 张培震,邓起东,张国民,马瑾,甘卫军,闵伟,毛凤英,王琪.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S1)
[9]   确定板块运动学模型的台站选取 [J].
金双根 ;
朱文耀 .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03, (03) :56-60
[10]   中国活动构造基本特征 [J].
邓起东 ;
张培震 ;
冉勇康 ;
杨晓平 ;
闵伟 ;
楚全芝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2, (12) :1020-1030+1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