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犯罪成因的心理学思考

被引:6
作者
景璐石 [1 ]
冯军 [2 ]
刘永贵 [3 ]
郭薇 [1 ]
机构
[1] 成都医学院人文社科部应用心理学教研室
[2] 成都医学院教保处
[3] 成都医学院马克思哲学教研室
关键词
学校; 亲子沟通; 父母; 学堂; 单亲家庭; 犯罪动机; 未成年犯; 少年犯; 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17.2 [犯罪心理学];
学科分类号
040203 ;
摘要
引用
收藏
页码:279 / 280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青少年违法犯罪心理及其预防 [J].
翟恩波 .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04, (06) :51-53
[2]   文化冲突——青少年犯罪的文化背景透视 [J].
孙涛 .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 (02) :26-27
[3]   父母-青少年亲子沟通的研究 [J].
房超 ;
方晓义 .
心理科学进展, 2003, (01) :65-72
[4]   犯罪青少年不良行为及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J].
李慧民 ;
王黎 .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2, (05) :105-106
[5]   网络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及防治对策研究 [J].
金诚 .
公安大学学报, 2001, (03) :102-105
[6]   当代美国青少年犯罪成因研究 [J].
孙淑敏 .
青年研究, 2000, (08) :48-49
[7]   青少年暴力犯罪的心理社会因素综合分析 [J].
张素馨,郑培兵,孔祥荣,董守祥,张善印,李晶,张春之,潘红娜,王道桥 .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1995, (01) :25-27+56
[8]   汉族ABO血型的皮纹特征分析 [J].
花兆合 ;
蔡坤 ;
孙黎 ;
吴润和 ;
彭玉文 .
人类学学报, 1993, (04) :366-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