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响应面法优化L-组氨酸摇瓶发酵培养基

被引:3
作者
宋佳 [1 ]
刘建成 [1 ]
娄恺 [2 ]
机构
[1] 石河子大学食品学院
[2] 新疆农科院微生物应用研究所
关键词
L-组氨酸; 发酵; 优化; 响应面法;
D O I
10.14188/j.ajsh.2008.02.007
中图分类号
TQ922 [发酵法制氨基酸];
学科分类号
081703 ; 082203 ;
摘要
通过单因素实验对L-组氨酸产生菌LGS4的发酵培养基成分进行筛选,确定了3个影响较大的重要因素,即酵母膏、尿素、硫酸镁。在此基础上,采用二次响应面分析法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各因素的最佳水平值。经5批培养验证,预测值与验证试验平均值接近。优化后培养基组成为(g.L-1):蔗糖150,硫酸铵50,酵母膏10,尿素1.2,MgSO42.2,KH2PO41.5,K2HPO40.5,Na2HPO40.5。优化后的发酵培养基使LGS4菌株的L-组氨酸产量提高了15.25%。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26+35 +3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牛肝菌摇瓶发酵条件优化研究 [J].
王允祥 ;
陆兆新 ;
吕凤霞 .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4, (07) :67-72
[2]   酶法生产L-半胱氨酸培养基的响应面分析优化 [J].
刘忠 ;
杨文博 ;
孙丹 ;
白钢 ;
金永杰 .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1) :83-87
[3]   蔗糖测定的紫外分光光度新方法研究及应用 [J].
李利军 ;
孔红星 ;
伍时华 ;
邹福声 ;
陈林 .
分析科学学报, 2003, (04) :367-369
[4]   比色法快速测定发酵液中组氨酸 [J].
潘军华 ;
张星元 .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 2002, (03) :254-258
[5]   氨基酸与生化药物 [J].
张天民 ;
王凤山 .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1999, (04)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