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应用科学大学获独立博士学位授予权争议与反思

被引:8
作者
郝天聪
贺艳芳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关键词
德国; 综合性大学; 应用科学大学; 博士学位授予权; 知识生产模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49.516 [];
学科分类号
040106 ;
摘要
2016年,德国黑森州赋予富尔达应用科学大学博士学位授予权,该校由此成为德国第一所获独立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应用科学大学,此举在德国社会各界引发巨大争议。有反对者感慨,综合性大学的"最后堡垒"已然崩塌。深入分析争议的焦点,可以发现应用科学大学获独立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合法性"依据。从根本上讲,这一争议源于后现代社会新旧知识生产模式的斗争。此外,该争议对于我国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以及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体系也有所启示。
引用
收藏
页码:105 / 11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多学科视角下的本科职业教育“合法性”审视 [J].
郝天聪 ;
庄西真 .
高等理科教育, 2015, (05) :40-45
[2]   关于博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的实证分析 [J].
李艳 ;
赵世奎 ;
马陆亭 .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4, (10) :50-54
[3]   知识生产模式的现代转型与大学科学研究的模式创新 [J].
李志峰 ;
高慧 ;
张忠家 .
教育研究, 2014, 35 (03) :55-63
[4]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办学模式及其启示 [J].
董大奎 ;
刘钢 .
教育发展研究, 2007, (Z1) :41-44
[5]   中国民间组织的合法性困境 [J].
谢海定 .
法学研究, 2004, (02) :17-34
[6]  
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 教育科学出版社 , 石中英著,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