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高等教育之变与不变

被引:48
作者
刘文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关键词
人工智能; 高等教育; 教育本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40 [高等教育理论];
学科分类号
040106 ;
摘要
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对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将造成冲击,就高等教育领域而言,其能在教师、学生、教学、科研、学科与专业、高校管理、高等教育系统等七个方面带来一定的影响,但它不能完全替代教师和行政人员,无法代替学生学习,不能改变教学的本质,也难以胜任复杂的科研工作,更不可能冲击人文学科和消除高职院校。其作为一项新科技,仅能以技术革命的形式推动高等教育变革,既无法改变教育的本质及其所决定的教育行为与结构,也无法变更高等教育使命及其所决定的高等教育内外部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1 / 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从人工智能本质看未来的发展 [J].
陈钟 .
探索与争鸣, 2017, (10) :4-7
[2]   “人工智能与未来教育”笔谈(下) [J].
伏彩瑞 ;
关新 ;
朱华勇 ;
汤敏 ;
项贤明 ;
张逸中 ;
库逸轩 ;
袁振国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7, 35 (05) :13-29
[3]   构筑“人工智能+教育”的生态系统 [J].
吴永和 ;
刘博文 ;
马晓玲 .
远程教育杂志, 2017, 35 (05) :27-39
[4]   “人工智能与未来教育”笔谈(上) [J].
朱永新 ;
徐子望 ;
鲁白 ;
褚君浩 ;
蒲戈光 ;
邹昊 ;
吴晓如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7, 35 (04) :15-30
[5]   从AlphaGo的胜利看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与应用前景 [J].
王超 .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7, (04) :125-126
[6]   人是机器的尺度——论人工智能与人类主体性 [J].
张劲松 .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7, 33 (01) :49-54
[7]   人工智能六十年 [J].
余扬 .
中国发展观察, 2016, (06) :11-12
[8]  
未来简史.[M].尤瓦尔·赫拉利.中信出版社.2017,
[9]  
单身社会.[M].克里南伯格.上海文艺出版社.2014,
[10]  
什么是教育.[M].杰克森.安徽人民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