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发展对农户生计的影响——以秦岭北麓乡村旅游地为例

被引:196
作者
贺爱琳
杨新军
陈佳
王子侨
机构
[1] 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可持续生计; 乡村旅游; 农户生计; 秦岭北麓;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4.12.026
中图分类号
F327 [地方农业经济];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选取秦岭北麓四个不同旅游发展阶段景区,采用半结构性访谈方法对景区周边农户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英国国际发展署(DFID)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设计农户生计资本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基于农户分类,对乡村旅游影响下六种不同生计类型农户的家庭特征、生计策略和生计资本进行对比分析。最后提出提高农户可持续生计的对策建议。主要结论包括:1乡村旅游深刻改变了农户传统的生计组合模式,农户生计方式发生变迁和重构,传统单一的生计方式趋于多样化;2在乡村旅游的影响下,当地农业生产功能衰退,大量传统生计农户向新型生计(旅游经营和务工结合)农户转化,形成六种不同理性偏好共存的生计模式;3乡村旅游发展改变了农户的生计资本储量和组合形式,改善了农户原有的生计环境。总体而言,当地农户生计资本规模有限,且不同类型农户生计资本的差异显著,传统生计型农户生计资本储量和生计活动多样性均明显低于旅游参与型农户。
引用
收藏
页码:174 / 18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21]   中国农户的演化逻辑与分类 [J].
陈春生 .
农业经济问题, 2007, (11) :79-84+112
[22]   农户脆弱性分析方法及其本土化应用 [J].
李小云 ;
董强 ;
饶小龙 ;
赵丽霞 .
中国农村经济, 2007, (04) :32-39
[23]   旅游开发对社区居民经济影响的时空分异特征研究——以丹霞山、世外桃源景区为例 [J].
刘益 .
经济地理, 2006, (04) :706-709
[24]   黄淮海平原农区不同类型农户的土地利用方式选择及其环境影响——以河北省曲周县为例 [J].
欧阳进良 ;
宋春梅 ;
宇振荣 ;
张凤荣 .
自然资源学报, 2004, (01)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