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区野生大豆种群及群落的分布格局

被引:3
作者
吴东丽 [1 ,2 ]
张金屯 [3 ]
王春乙 [1 ]
薛红喜 [4 ]
机构
[1]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2] 国家气候中心
[3]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4] 中国气象局大气探测技术中心
关键词
野生大豆; 格局; 样带; 优势种; 群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5.1 [大豆];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通过对北京地区北沙河流域不同生境下,含有128个小样方的2条样带的分析,研究了野生大豆Gly-cine soja群落中优势种和群落的格局规模,结果表明:2个样带中的优势种为集群分布。群落的格局是主要优势种格局的综合反映。样带1群落的格局规模与野生大豆和野艾蒿Artemisia lavandulaefolia的格局规模是一致的,说明在该群落斑块形成中,最主要优势种野生大豆和野艾蒿起着关键作用。样带2群落的格局规模与野生大豆和荩草Arthraxon hispidus的格局规模是一致的。样带2群落的格局规模要大于样带1群落的格局规模。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2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小五台亚高山草甸植物种分布的生境条件解释 [J].
黄晓霞 ;
江源 ;
刘全儒 ;
黄秋如 .
草业学报, 2007, (06) :7-13
[2]   宁夏野生甘草分布空间异质性及分布格局研究 [J].
沈海亮 ;
王季槐 ;
李明 .
草业科学 , 2007, (07) :18-22
[3]   基于DCA-TTLQV的云顶山亚高山草甸群落格局分析 [J].
李素清 ;
李斌 ;
张金屯 .
草业学报, 2006, (06) :44-48
[4]   甘肃定西地区降水资源的分布格局 [J].
李葆春 ;
李广 .
草业科学, 2006, (10) :60-62
[5]   芦芽山亚高山草甸优势种群和群落的二维格局分析 [J].
张金屯 .
生态学报, 2005, (06) :1264-1268
[6]   历山山地草甸的生态关系 [J].
王琳 ;
张金屯 ;
欧阳华 .
山地学报, 2004, (06) :669-674
[7]   群落二维格局分析的两种方法 [J].
张金屯 .
西北植物学报, 2004, (08) :1448-1451
[8]   北京地区蜻蜓区系及分布 [J].
刘阳 ;
高新宇 ;
袁锋 ;
王辰 ;
郭冬生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3) :375-379
[9]   草地有毒植物狼毒种群分布格局及动态 [J].
邢福 ;
宋日 .
草业科学, 2002, (01) :16-19
[10]   不同纬度野生大豆种群间的遗传变异 [J].
钱吉 ;
陈庠 ;
郑师章 ;
陈燃 .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 (02) :208-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