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事实框架与情感话语:《环球时报》社评和胡锡进微博的新闻框架与话语分析
被引:14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罗昶
[
1
]
丁文慧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工商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北京工商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新闻系
丁文慧
[
2
]
赵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北京工商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新闻系
赵威
[
3
]
机构
:
[1]
北京工商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新闻系
[2]
北京工商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3]
不详
来源
:
国际新闻界
|
2014年
/ 36卷
/ 08期
关键词
:
微博;
社评;
框架分析;
话语分析;
D O I
:
10.13495/j.cnki.cjjc.2014.08.003
中图分类号
: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本研究以《环球时报》社评与胡锡进微博为研究对象,通过词频分析、新闻框架梳理及情感话语分析,考察这两种不同的呈现空间中胡锡进主导下产制的新闻产品及其个人言论在新闻框架、情感话语上的映照关系。研究发现,《环球时报》社评与胡锡进微博在高频词汇、新闻框架构建及情感话语使用有着较高的相似性;相关新闻议题上的情感话语倾向映射了媒体定位及社会现实图景;《环球时报》社评与胡锡进微博的新闻框架、情感话语差异适应了媒介特征差异。
引用
收藏
页码:38 / 55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争议制造者《环球时报》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涛甫
[J].
青年记者,
2012,
(24)
: 94
-
94
[2]
我们为什么而新闻?——关于《环球时报》风波的三个问题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杜骏飞
[J].
新闻记者,
2011,
(09)
: 24
-
29
[3]
“环球”凉热 风暴眼中的胡锡进与“环球”舆论场[J]. 本刊编辑部,徐梅,梁辰.南方人物周刊. 2011(21)
[4]
理性的社评造就新主流品牌——从环球时报社评中学习什么?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希光
[J].
新闻与写作 ,
2011,
(05)
: 15
-
18
[5]
环球时报社评是怎么写出来的
胡锡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胡锡进
[J].
新闻与写作 ,
2011,
(05)
: 5
-
8
[6]
新华社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报道的框架分析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黄小雄
沈国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沈国麟
杜旭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复旦大学公共行政管理学院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杜旭赟
[J].
新闻大学,
2009,
(01)
: 85
-
90
[7]
多维视野下的新闻话语分析——兼论话语分析在中国新闻理论研究中的运用与拓展
邹建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
邹建达
[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03)
: 133
-
137
[8]
框架分析:一个亟待澄清的理论概念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阳
[J].
国际新闻界,
2007,
(04)
: 19
-
23
[9]
用“国际眼”看世界——访《环球时报》副总编辑胡锡进
周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本刊记者
周瑾
[J].
对外大传播,
2005,
(02)
: 23
-
25
[10]
大众传媒话语分析的理论、对象与方法
丁和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系副教授
丁和根
[J].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04,
(01)
: 37
-
42+95
←
1
2
→
共 14 条
[1]
争议制造者《环球时报》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涛甫
[J].
青年记者,
2012,
(24)
: 94
-
94
[2]
我们为什么而新闻?——关于《环球时报》风波的三个问题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杜骏飞
[J].
新闻记者,
2011,
(09)
: 24
-
29
[3]
“环球”凉热 风暴眼中的胡锡进与“环球”舆论场[J]. 本刊编辑部,徐梅,梁辰.南方人物周刊. 2011(21)
[4]
理性的社评造就新主流品牌——从环球时报社评中学习什么?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希光
[J].
新闻与写作 ,
2011,
(05)
: 15
-
18
[5]
环球时报社评是怎么写出来的
胡锡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胡锡进
[J].
新闻与写作 ,
2011,
(05)
: 5
-
8
[6]
新华社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报道的框架分析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黄小雄
沈国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沈国麟
杜旭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复旦大学公共行政管理学院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杜旭赟
[J].
新闻大学,
2009,
(01)
: 85
-
90
[7]
多维视野下的新闻话语分析——兼论话语分析在中国新闻理论研究中的运用与拓展
邹建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
邹建达
[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03)
: 133
-
137
[8]
框架分析:一个亟待澄清的理论概念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阳
[J].
国际新闻界,
2007,
(04)
: 19
-
23
[9]
用“国际眼”看世界——访《环球时报》副总编辑胡锡进
周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本刊记者
周瑾
[J].
对外大传播,
2005,
(02)
: 23
-
25
[10]
大众传媒话语分析的理论、对象与方法
丁和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系副教授
丁和根
[J].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04,
(01)
: 37
-
42+95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