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能动的正当性分析

被引:29
作者
王建国
机构
[1] 郑州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司法能动; 司法的被动性; 合法性; 合理性; 法律效果; 社会效果;
D O I
10.16494/j.cnki.1002-3933.2009.05.032
中图分类号
D926 [司法制度];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当下中国正经历着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历史进程。在社会转型时期,面对社会变迁和新型权益纠纷,司法者一味地恪守司法被动的原则并不能获得社会体认。司法者还需要在司法过程中发挥司法能动性,充分运用司法经验,合理行使裁判权,以解决纠纷,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秩序。但是,司法者的司法能动性并非是无限度的。司法者的能动司法,要获得社会体认的正当性,不仅要基于理性的判断,而且要遵循正当性的原理。一种具有正当性的司法能动,需要司法者在司法过程中做到合法性与合理性的协调,能动与被动的平衡,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引用
收藏
页码:148 / 15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论司法能动主义在中国的现实基础 [J].
庄毅 .
兰州学刊, 2006, (08) :198-199+40
[2]   中国司法能动性的开启及其规制——以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证据规定》为中心的分析 [J].
张榕 ;
陈朝阳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05) :49-56
[3]   司法权的基本特征 [J].
刘瑞华 .
现代法学, 2003, (03) :87-93
[4]   论法之难行之源 [J].
周旺生 .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03, (03) :16-28
[5]   我国检察权的反思与重构——以公诉权为核心的分析 [J].
陈卫东 .
法学研究, 2002, (02) :3-19
[6]  
司法权论[M]. 武汉大学出版社 , 汪习根主编, 2006
[7]  
公正司法与构建和谐社会[M]. 人民法院出版社 , 万鄂湘, 2006
[8]  
法律哲学研究[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吴经熊著, 2005
[9]  
司法能动主义[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美]克里斯托弗·沃尔夫(ChristopherWolfe)著, 2004
[10]  
法学方法论[M]. 商务印书馆 , (德)卡尔·拉伦茨(KarlLarenz)著,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