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低压填塞导致暴雨过程物理量垂直结构分析

被引:1
作者
段荣 [1 ,2 ]
袁洪钊 [1 ]
王芬 [1 ,2 ]
张娇艳 [3 ]
杜小玲 [4 ]
机构
[1] 贵州省黔西南州气象局
[2] 贵州省山地气候与资源重点实验室
[3] 贵州省气候中心
[4] 贵州省气象台
关键词
热低压; 填塞; 暴雨; 物理量; 垂直结构;
D O I
10.13989/j.cnki.0517-6611.2013.20.008
中图分类号
P426.62 [液态降水(降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FNL(NCEP/NCAR)1°×1°经纬度网格再分析资料,通过4个时次跟踪分析了一次典型西南热低压填塞产生暴雨天气过程的物理量场垂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西南热低压在填塞过程中,700 hPa以上无明显冷空气扰动,地面有冷空气入侵,由于大气的斜压和非地转的共同强迫作用下,暖空气沿静止锋锋面爬升至800~600 hPa形成一个较强的辐合上升,垂直上升速度强中心达-2.1×10-3hPa/s,同时在550~200 hPa存在一个较强辐散下沉,垂直下沉速度强中心达0.9×10-3hPa/s,形成强盛的抽吸效应,构成叠加在基本气流上的次级环流,导致强烈上升运动;大气中高层比低层先增湿;暴雨落区就出现在水汽短时强辐合区;大气中高层先结束水汽辐合输送转为水汽辐散,暴雨结束,大气趋于稳定,热低压填塞。
引用
收藏
页码:8621 / 8625+8738 +873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 [1] 春季西南热低压的发生发展与结构特征
    杨静
    汪超
    雷云
    万雪丽
    [J]. 气象, 2013, 39 (02) : 146 - 155
  • [2] 2010年辽宁主汛期暴雨过程副高、急流及层结特征分析
    陈传雷
    孙欣
    李玉鸣
    卢娟
    张宁娜
    张楠
    [J]. 气象科技, 2013, (01) : 146 - 152
  • [3] 低空东南风急流影响的两次暴雨过程对比分析
    卢卫星
    叶子祥
    庄千宝
    余贞寿
    [J]. 暴雨灾害, 2011, 30 (03) : 227 - 233
  • [4] 一次西南热低压形成过程的数值试验和分析
    杨静
    雷云
    [J]. 贵州气象, 2011, 35 (03) : 1 - 6
  • [5] 一次特大暴雨过程的中尺度低压特征及发展因子分析
    曹芳
    李昀英
    [J]. 暴雨灾害, 2011, 30 (01) : 28 - 35
  • [6] 西南低涡造成连续大暴雨天气个例诊断分析
    段荣
    王芬
    熊方
    韦仕丽
    [J]. 安徽农业科学, 2011, 39 (08) : 4696 - 4699
  • [7] 一次典型热低压填塞导致贵州暴雨天气过程能量条件分析
    熊方
    王华
    杜正静
    杨静
    [J]. 贵州气象, 2008, (04) : 6 - 8
  • [8] 典型高影响天气系统之西南热低压研究Ⅰ——统计分析
    熊方
    王元
    [J]. 热带气象学报, 2008, (04) : 391 - 398
  • [9] 西南热低压填塞的暴雨预报附视频
    诸月琴
    高秋莎
    黄万岗
    [J]. 贵州气象, 1994, (02) : 5 - 12
  • [10] 西南热低压及其预报的研究
    李国文
    [J]. 气象学报, 1965, (02) : 126 - 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