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丘陵区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微生物数量演变特征

被引:19
作者
闵红 [1 ]
和文祥 [2 ]
李晓明 [2 ]
刘国斌 [3 ]
杨祥 [1 ]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3]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黄土丘陵区; 植被恢复; 微生物数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4.3 [土壤微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黄土丘陵区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土壤理化性状及微生物数量研究表明:植被恢复30年后土壤理化性状和微生物数量都得到明显改善,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钾含量以及微生物数量显著增加;人工刺槐恢复林细菌与真菌数量,随种植年限增长呈现为先增加后减少,到40年时再增加的变化规律;放线菌数量变化规律不明显。相关性分析显示细菌数量和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和速效钾相关性显著,真菌数量和有机质、全氮相关性显著,而放线菌数量与土壤肥力指标相关性不显著。主成分分析揭示出微生物数量可作为评价植被改善土壤质量的指标。
引用
收藏
页码:588 / 59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黄土丘陵区退耕地土壤养分变异特征 [J].
焦峰 ;
温仲明 ;
焦菊英 ;
李锐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5, (06) :18-24
[2]   黄土丘陵区小流域植被恢复的土壤养分效应研究 [J].
巩杰 ;
陈利顶 ;
傅伯杰 ;
虎陈霞 ;
卫伟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5, (01) :93-96
[3]   黄土高原刺槐林地土壤微生物的分布特征 [J].
张社奇 ;
王国栋 ;
田鹏 ;
郭满才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4, (06) :128-131
[4]   不同林分土壤养分、微生物与酶活性的研究 [J].
薛立 ;
邝立刚 ;
陈红跃 ;
谭绍满 .
土壤学报, 2003, (02) :280-285
[5]   SOIL MICROBIAL DIVERSITY AND THE SUSTAINABILITY OF AGRICULTURAL SOILS [J].
KENNEDY, AC ;
SMITH, KL .
PLANT AND SOIL, 1995, 170 (01) :75-86
[6]  
鲁如坤主编.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0
[7]  
[美]亚历山大(M·Alexander) 著,广西农学院农业微生物学教研组 译.土壤微生物学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