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法教义学:学术憧憬抑或理论迷雾

被引:13
作者
谢澍
机构
[1] 国家" 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
关键词
刑事诉讼法学; 法教义学; 法解释学; 社科法学; 方法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5.2 [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社科法学与法教义学的对话之中,刑事诉讼法学方法论近乎失语。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改后兴起的刑事诉讼法解释学,不仅难以接近法教义学之概念、立场和作用维度,甚至并未紧扣"微观化"与"技术化"的方法,体系内的逻辑一致性和融贯性在论证中未能呈现,根本上仍是价值层面的探讨与推断为主。而程序法定原则的缺位,使得司法解释"代为立法",刑事诉讼法解释学或教义学沦为"解释之解释"或"司法解释教义学";加之刑事司法实践中,法外因素对法内系统不断侵蚀,让本就缺乏体系化的刑事诉讼法支离破碎,架空程序设计。如此现实语境之下,内部视角的论证显得无关痛痒,难以获取制度性与实践性。就刑事诉讼法学研究而言,修法刚刚完成,相关司法解释业已出台,如何保障法律的有效实施需要学界贡献智识资源,对于有碍法律实施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因素,社科知识或许更具解释力和说服力,有必要在澄清相关误解的前提下,走向社科法学的广阔田野。
引用
收藏
页码:153 / 163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52 条
[2]  
什么是法教义学:一个法哲学追问[J]. 凌斌.中外法学. 2015(01)
[3]   法教义学的基本立场 [J].
雷磊 .
中外法学, 2015, 27 (01) :198-223
[4]   论侦查阶段辩护律师的阅卷权 [J].
孙远 .
法律适用, 2015, (02) :56-60
[5]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规范分析 [J].
程雷 .
政法论坛, 2014, 32 (06) :182-188
[6]   法学研究进路的分化与合作——基于社科法学与法教义学的考察 [J].
谢海定 .
法商研究, 2014, 31 (05) :87-94
[7]   刑事诉讼法上的类推解释 [J].
杨文革 .
法学研究, 2014, 36 (02) :183-193
[9]   法学实证研究的价值与未来发展 [J].
左卫民 .
法学研究, 2013, 35 (06) :12-14
[10]   刑事司法证明模式:样态、逻辑与转型 [J].
谢澍 .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13, (11) :5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