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5 条
高原南侧地形槽与孟湾槽的形成演变特征及其与南海夏季风建立的关系
被引:9
作者:
韦晋
[1
]
何金海
[2
]
钟珊珊
[2
]
温敏
[3
]
机构:
[1] 厦门市气象局
[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
[3] 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来源:
关键词:
高原南侧地形槽;
孟湾槽;
季风爆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33 [大气动力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使用1981—2000年NECP/NCAR再分析数据集资料,分析了全年各月大气环流特征,发现青藏高原(下称高原)南侧低空基本上存在一个常年正涡度带,这是高原近地面西风与其外围自由大气西风之间的气旋性切变的表现。特别是在90°E附近有一明显的地形槽,我们选取80°90°E,25°N关键区域内的涡度作为表征该地形槽的指数,分析了高原南侧地形槽与孟加拉湾(下称孟湾)槽形成和演变特征的异同,并探讨其与南海夏季风建立的关系。结果表明,高原南侧地形槽的季节性演变与高原热源联系非常密切,其显著的4月突变和6月突变与高原热源发生跳跃性变化相联系。冬季高原冷却作用形成低空反气旋环流,叠加在原本增强的大尺度西风绕流上,促使高原地形槽减弱;由春入夏,高原加热作用形成低空气旋性环流,增大西风绕流作用,促使高原地形槽加深。高原地形槽加强南伸和斯里兰卡低涡持续北移直至二者相互打通是亚洲低纬度副热带高压带在孟湾上空最先断裂和孟湾槽形成的一种触发机制,此后槽前西南气流加强,副热带高压东撤,南海夏季风进一步东扩,最后导致南海夏季风建立。
引用
收藏
页码:764 / 771
页数:8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