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地面加热场强度与ENSO循环的关系

被引:31
作者
李栋梁 [1 ]
何金海 [1 ]
汤绪 [2 ]
雷小途 [3 ]
侯依玲 [3 ]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 上海市气象局
[3] 上海市气候中心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地面加热场强度; ENSO; 印缅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34.5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分析了近50年青藏高原地面加热场强度距平指数、Ni~no C区海温指数、SOI和印缅槽指数的统计相关,结果表明,ENSO指数和印缅槽指数在月、季时间尺度上具有很好的持续性。青藏高原地面加热场强度距平指数和印缅槽指数与Ni~no C区海温指数存在很好的正相关,与SOI有显著的负相关。由此建立了一个通过印缅槽将ENSO循环与青藏高原地面加热场联系起来,解释西北区东部及河套干旱形成的概念模型。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4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 [1] 青藏高原地面加热场强度变化及其与太阳活动的关系
    李栋梁
    [J]. 高原气象, 2006, (06) : 975 - 982
  • [2] 青藏高原加热如何影响亚洲夏季的气候格局
    吴国雄
    刘屹岷
    刘新
    段安民
    梁潇云
    [J]. 大气科学, 2005, (01) : 47 - 56+167
  • [3] 我国青藏高原气候动力学研究的近期进展
    吴国雄
    [J]. 第四纪研究, 2004, (01) : 1 - 9+129
  • [4] 东亚夏季风环流与ENSO循环的关系
    陈月娟
    周任君
    简俊
    [J]. 高原气象, 2002, (06) : 536 - 545
  • [5] ENSO循环各阶段东亚夏季风特征的诊断研究
    陈月娟
    简俊
    周任君
    不详
    [J]. 高原气象 , 2002, (05) : 441 - 446
  • [6] 青藏高原东部牧区雪灾的环流型及水汽场分析
    梁潇云
    钱正安
    李万元
    [J]. 高原气象, 2002, (04) : 359 - 367
  • [7] 东亚季风对西北地区干旱气候的影响
    张存杰
    谢金南
    李栋梁
    郭慧
    [J]. 高原气象, 2002, (02) : 193 - 198
  • [8] 青藏高原东部牧区雪灾的气候特征分析
    董文杰
    韦志刚
    范丽军
    [J]. 高原气象, 2001, (04) : 402 - 406
  • [9] 青藏高原地面加热场强度对北半球大气环流和中国天气气候异常的影响研究
    李栋梁
    季国良
    吕兰芝
    [J].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01, (S1) : 312 - 319
  • [10] 青藏高原腹地1985年雪灾成因分析
    柳艳香
    汤懋苍
    魏丽
    刘卫民
    [J]. 高原气象, 2000, (01) : 52 -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