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明距离模糊法在垃圾填埋场地下水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19
作者
安达 [1 ,2 ]
姜永海 [1 ]
杨昱 [1 ]
马志飞 [1 ]
张进保 [1 ]
机构
[1]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2]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
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关键词
地下水; 垃圾填埋场; 模糊评价; 水质评价; 海明距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24 [水质评价];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模糊评价法可将水质评价过程中的模糊问题定量化,从而更准确、更科学地评价水体污染程度。基于现有模糊数学法在水环境评价中的研究成果,选取简洁且可操作性强的海明距离模糊评价法应用于垃圾填埋场地下水质量评价中,以北京市三座垃圾填埋场的地下水为评价对象开展研究,并与常规模糊综合评价法等四种方法的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应用海明距离模糊评价法得出,三座垃圾填埋场地下水质量分别为Ⅳ级、Ⅳ级和Ⅲ级,该结论与模糊综合评价等四种方法得到的评价结果基本一致。结果表明,海明距离模糊评价方法应用在垃圾填埋场地下水质量评价中是可行的,结论是可靠的。进一步通过对处于同一水质级别的海明距离大小的对比,可表征地下水污染程度,说明海明距离模糊评价法具有较好的分辨率。
引用
收藏
页码:119 / 12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紫外光强化电化学连续流处理垃圾渗滤液 [J].
肖书虎 ;
宋永会 ;
万东锦 ;
赵旭 ;
肖宏康 .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2011, 1 (02) :95-100
[2]   地下水水质评价可变模糊评价法 [J].
陈守煜 ;
徐冬梅 ;
邱林 .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1, (03) :1-5
[3]   模糊物元模型在地下水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J].
张俊华 ;
杨耀红 ;
陈南祥 .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10, 27 (09) :10-13
[4]   基于熵权的可变模糊模型在地下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J].
彭兆亮 ;
何斌 ;
彭勇 ;
梁国华 ;
王子茹 ;
王国利 .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0, 21 (04) :6-10
[5]   地下水质量模糊综合评判法的改进与应用 [J].
马玉杰 ;
郑西来 ;
李永霞 ;
宋帅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9, 38 (05) :745-750
[6]   基于模糊权物元理论的地下水水质评价模型构建及应用 [J].
席北斗 ;
于会彬 ;
郭旭晶 ;
蒋进元 .
环境工程学报, 2009, 3 (02) :381-384
[7]   基于均方差-模糊综合评判复合模型的地下水水质评价 [J].
斯蔼 ;
杜关记 ;
王爽 ;
李晓华 ;
刘方 .
地下水, 2009, 31 (01) :16-18+47
[8]   北京市6座垃圾填埋场地下水环境质量的模糊评价 [J].
李春萍 ;
李国学 ;
罗一鸣 ;
李彦富 .
环境科学, 2008, (10) :2729-2735
[9]   基于熵权的改进TOPSIS法在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J].
张先起 ;
梁川 ;
刘慧卿 .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07, (10) :1670-1672
[10]   东湖富营养化的模糊评价研究 [J].
刘华祥 ;
李永华 .
水资源保护, 2006, (03) :28-2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