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西部季节性积雪密度及含水率的特性分析

被引:20
作者
高培 [1 ,2 ]
魏文寿 [3 ]
刘明哲 [1 ]
陈霞 [1 ,2 ]
韩茜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
关键词
积雪深度; 积雪密度; 体积含水率; 剖面温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6.635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Snow Fork雪特性分析仪采集积雪物理特性(积雪深度、积雪密度、体积含水率)数据,分析了天山积雪雪崩站稳定积雪期和非稳定积雪期雪物理特性的时间变化特征及其在垂直剖面上的廓线分布.结果表明:1)稳定期积雪深度随时间缓慢减小,体积含水率垂直廓线随积雪深度变化呈单峰曲线,峰值距雪表面约33cm,雪密度垂直廓线为中部大、积雪表层和底部较小;2)非稳定积雪期积雪迅速沉陷,体积含水率相对于雪层温度的变化有滞后效应,滞后时间约为2h,雪密度垂直廓线与稳定期相同.整个非稳定积雪期的日平均雪密度与日平均含水率、日平均温度均呈显著正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786 / 79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1]   冰冻圈变化与全球变暖:我国面临的影响与挑战 [J].
丁永建 ;
秦大河 .
中国基础科学, 2009, 11 (03) :4-10
[2]   祁连山区冰沟流域积雪分布特征及其属性观测分析 [J].
郝晓华 ;
王建 ;
车涛 ;
张璞 ;
梁继 ;
李弘毅 ;
李哲 ;
白云洁 ;
白艳芬 .
冰川冻土, 2009, 31 (02) :284-292
[3]   全球冰冻圈变化预测研究现状 [J].
辛羽飞 ;
卞林根 .
极地研究, 2008, (03) :275-286
[4]   新疆北疆最大积雪深度EOF展开场的时间变化规律 [J].
王秋香 ;
魏文寿 ;
王金民 .
冰川冻土, 2008, (02) :244-249
[5]   基于SSM/I被动微波数据的中国积雪深度遥感研究 [J].
延昊 ;
张佳华 .
山地学报 , 2008, (01) :59-64
[6]   积雪被动微波遥感研究进展 [J].
李新 ;
车涛 .
冰川冻土, 2007, (03) :487-496
[7]   新疆雪密度时空分布及其影响特征研究 [J].
黄慰军 ;
黄镇 ;
崔彩霞 ;
冯志敏 ;
李秦 ;
王蕾 .
冰川冻土, 2007, (01) :66-72
[8]   北极夏季海冰表面积雪层内水分含量的时空分布 [J].
李志军 ;
赵海清 ;
冯恩民 ;
Bin Cheng ;
卢鹏 .
水科学进展, 2007, (01) :24-28
[9]   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积累区表面雪层演化成冰过程的观测研究 [J].
王飞腾 ;
李忠勤 ;
尤晓妮 ;
李传金 .
冰川冻土, 2006, (01) :45-53
[10]   近期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成冰带及雪层剖面特征研究 [J].
李向应 ;
李忠勤 ;
尤晓妮 ;
王飞腾 ;
李传金 ;
朱宇曼 .
冰川冻土, 2006, (01) :3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