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生活经历对大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

被引:38
作者
徐建财
邓远平
机构
[1] 集美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关键词
农村留守儿童; 大学生; 16PF;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41 [思想政治教育、德育];
学科分类号
0305 ; 030501 ; 030505 ; 0401 ;
摘要
研究采用16PF问卷对有无留守儿童生活经历两组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发现两组大学生在六个人格因素(乐群性、敢为性、幻想性、忧虑性、独立性、紧张性)、二个次级人格因素(内外向、适应与焦虑)和二个综合人格因素(心理健康、适应能力)上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调查结果表明农村留守儿童生活对人格的发展总体呈现负面性的影响,社会各界应共同关注留守儿童,为他们营造良好的身心成长环境。
引用
收藏
页码:123 / 12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及教育对策 [J].
邹长华 .
内蒙古教育, 2006, (05) :11-13
[2]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J].
叶峰 ;
金绍军 .
内江科技, 2006, (03) :77-77
[3]   留守儿童道德成长问题的心理社会分析 [J].
迟希新 .
江西教育科研, 2006, (02) :29-32
[4]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 [J].
周宗奎 ;
孙晓军 ;
刘亚 ;
周东明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01) :71-79
[6]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报告 [J].
吴霓 .
教育研究, 2004, (10) :15-18+53
[7]   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在个案社会工作中的运用 [J].
郭变红 .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4, (09) :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