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文登长山南花岗闪长岩体的岩浆混合成因:闪长质包体及寄主岩石的地球化学、Sr-Nd同位素和锆石Hf同位素证据

被引:39
作者
胡芳芳
范宏瑞
杨进辉
翟明国
金成伟
谢烈文
杨岳衡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矿产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闪长质包体; 花岗闪长岩; 地球化学; 锆石Hf同位素; 岩浆混合; 长山南; 胶东;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21 []; P597 [同位素地质学与地质年代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胶东昆嵛山杂岩文登长山南花岗闪长岩体中广泛分布具有火成结构的闪长质包体,这些包体主要为椭圆形或纺锤形,定向排列,大小不等(几cm至几m),颜色较寄主岩深,粒度较细。包体具有与寄主岩石相似的矿物组合,但铁镁质矿物及斜长石含量明显比寄主岩石高,而石英和钾长石含量低于寄主岩石;镜下包体具有明显的不平衡反应结构,广泛发育针状磷灰石。在地球化学特征上,包体和寄主岩石部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并具有相近的Sr、Nd同位素组成,ISr为0.70784-0.70818,εNd为-15.0--15.5。然而,包体和寄主岩石的主量元素在相关图上呈明显的线性关系, 并且岩石学和锆石Hf同位素特征也明显表明文登长山南岩体在成岩过程中发生了镁铁质岩浆和长英质岩浆的混合作用。在岩浆混合作用过程中,全岩Sr、Nd同位素和晚期生成的矿物组成比较快速地达到了均一化,而主量元素和高温矿物锆石Hf同位素组成则残留了原始岩浆的部分特征。研究表明,锆石Hf同位素在岩浆混合作用过程中不容易达到同位素平衡,其同位素组成比全岩Sr、Nd同位素更能有效地示踪混合岩浆的源区特征和岩浆混合过程。
引用
收藏
页码:569 / 586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7 条
  • [1] 非造山带型金矿——胶东型金矿的陆内成矿作用
    翟明国
    范宏瑞
    杨进辉
    苗来成
    [J]. 地学前缘, 2004, (01) : 85 - 98
  • [2] 河北寿王坟花岗闪长岩中暗色微粒岩石包体的成因
    成中梅
    路凤香
    李昌年
    袁晓萍
    [J]. 现代地质, 2003, (01) : 20 - 26
  • [3] 湖南丫江桥花岗岩中锆石的Hf同位素地球化学
    汪相
    W.L.Griffin
    王志成
    周新民
    汪传胜
    不详
    [J]. 科学通报 , 2003, (04) : 379 - 382
  • [4] 岩浆混合作用及其研究评述
    李昌年
    [J]. 地质科技情报, 2002, (04) : 49 - 54
  • [5] 郭家岭花岗闪长岩岩体中闪长质包体的成因研究
    曲晓明
    王鹤年
    饶冰
    [J]. 矿物学报, 1997, (03) : 302 - 309
  • [6] 胶东昆嵛山花岗岩的特征、成因及其与金矿的关系
    徐洪林
    张德全
    孙桂英
    [J]. 岩石矿物学杂志, 1997, (02) : 36 - 37+39-41+43-48
  • [7] Ore-forming fluids associated with granite-hosted gold mineralization at the Sanshandao deposit, Jiaodong gold province, China[J] . Hong Rui Fan,Ming Guo Zhai,Yi Han Xie,Jin Hui Yang.Mineralium Deposita . 2003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