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的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

被引:6
作者
苏素花
江世强
机构
[1] 广西壮族自治区职业病防治研究所
关键词
血铅浓度; 基因多态性; ZPP; FEP; 锌原卟啉; 游离原卟啉; 遗传多态性; ALAD; 铅中毒; 生物标志物; 骨铅; 铅接触; 血铅水平; 研究进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135.1 [生产性毒物及职业中毒];
学科分类号
100405 ;
摘要
引用
收藏
页码:54 / 56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 [1] 职业性铅接触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变化
    田琳
    路小婷
    李秋营
    [J]. 中国职业医学, 2003, (01) : 21 - 22
  • [2] 体内骨铅含量测量的研究进展
    田琳
    [J].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2002, (05) : 70 - 72
  • [3] 铅的生物标志物研究
    王三虎
    高星
    [J]. 中国职业医学, 2002, (01) : 50 - 51
  • [4] 血中锌原卟啉的测定及探讨
    张正玲
    李建建
    [J]. 职业与健康, 2002, (02) : 53 - 54
  • [5] 铅暴露工人尿液γ-谷氨酰转移酶测定
    彭珊茁
    魏明至
    胡元
    张春生
    杨晓霞
    [J].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2001, (05) : 296 - 298
  • [6] ALAD基因多态性与血铅水平关系的Meta分析
    叶细标
    倪为民
    杨水莲
    傅华
    [J].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2001, (09) : 22 - 26
  • [7] δ-氨基乙酰丙酸脱水酶基因多态性与血铅和锌原卟啉的关系
    郑玉新
    王雅文
    宋文佳
    何大水
    阎惠芳
    李春玲
    黄清霄
    吴宜群
    [J].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01, (02) : 25 - 26
  • [8] 铅中毒检测指标的临床应用及相关性分析
    胡青帆
    李翎
    [J]. 化工劳动保护, 2001, (02) : 55 - 57
  • [9] 铅作业工人尿NAG活性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邓健
    袁亚莉
    许金生
    杨良勇
    刘新泰
    [J].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2000, (04) : 210 - 211
  • [10] 红细胞嘧啶5′核苷酸酶筛选职业性铅中毒的价值
    吕玲
    林果为
    王倩
    徐麦玲
    邹和建
    [J]. 中华医学杂志, 2000, (04) : 42 -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