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东南一次大暴雨过程成因分析与潜势预报

被引:16
作者
黄治勇 [1 ]
王珏 [1 ]
王兴涛 [2 ]
毛以伟 [1 ]
机构
[1] 武汉中心气象台
[2] 湖北省宜昌三峡机场
关键词
大暴雨; 成因; 潜势预报; 对流参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天气图资料和AREM中尺度数值模式逐时预报产品,用天气学方法对2006年5月8日发生在湖北省东南部的大暴雨过程进行天气背景、动力、热力特征及潜势预报分析。分析表明:200~500hPa上贝加尔湖至四川盆地深厚的西风带低槽以及配合低槽东移的南支槽系统、脊线稳定在19°N附近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850hPa上新生的低涡是本次大暴雨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200hPa上高空急流右后方强烈辐散,其抽吸作用加剧了中低层的上升运动,700hPa上西南急流的稳定维持为本次过程提供了丰富的水汽。大暴雨发生在se高能舌、对流稳定度指数负值中心以及700hPa、850hPa比湿之和的湿舌的左前方。对流有效位能CAPE、风暴相对螺旋度SRH等对流参数对强降水的发生、发展有较好的潜势预报指示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25 / 12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MM5模式输出对流参数的效果检验 [J].
吴庆梅 ;
付宗钰 ;
郭虎 .
气象, 2006, (04) :24-28
[2]   CAPE等环境参数在华北罕见秋季大暴雨中的应用 [J].
陈艳 ;
寿绍文 ;
宿海良 .
气象, 2005, (10) :56-61
[3]   一次强雷雨过程中对流参数对潜势预测影响的分析 [J].
齐琳琳 ;
刘玉玲 ;
赵思雄 .
大气科学, 2005, (04) :536-548
[4]  
天气分析预报物理量计算基础.[M].刘健文等主编;.气象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