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职住空间关系特征及变化研究——基于第五、六次人口普查和2001、2008年经济普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32
作者
张纯 [1 ]
易成栋 [2 ]
宋彦 [3 ]
机构
[1] 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2] 中央财经大学城市与房地产管理系
[3] 不详
关键词
职住平衡; 职住空间错位; 可达性; 北京;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4.113 []; C912.81 [城市社会学];
学科分类号
083304 ;
摘要
大都市圈职住空间关系对城市的交通、资源和环境产生深远影响。本文以北京为例,运用分街道的人口普查数据以及经济普查数据,分析职住空间关系特征及其变化。结果显示,2000-2010年市区和郊区的居住密度同时增加,开始呈现郊区化、多中心发育的特征;就业却更加向城市中心集中,不足以形成多中心就业的格局。城市中心区职住比升高,近郊靠近城市中心区的地区职住比降低,更多居民居住在郊区而到城市中心就业,职住错位加剧;而在郊区行政区中心,就业次中心开始初步形成。北京的案例表明,居住不断郊区化的同时,就业却更加集中,呈现出居住在郊区、就业依然集中在城市中心这种不同于西方城市的职住错位模式。本研究丰富了基于西方城市化背景下的职住错位理论并提供了新的实证案例,也为通过制定土地利用与交通协同的政策来提升居民就业可达性提供了政策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59 / 6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美国新城市主义规划运动再审视 [J].
宋彦 ;
张纯 .
国际城市规划, 2013, 28 (01) :98-103
[2]   北京都市区就业—居住空间结构及特征研究 [J].
刘碧寒 ;
沈凡卜 .
人文地理, 2011, 26 (04) :40-47
[3]  
地理学视角下的城市单位:解读中国城市转型的钥匙[J]. 柴彦威,张纯.国际城市规划. 2009(05)
[4]  
北京统计年鉴[M]. 中国统计出版社 , 北京市统计局编, 2001
[5]  
From “spatial bond” to “spatial mismatch”: An assessment of changing jobs–housing relationship in Beijing[J] . Enru Wang,Jinping Song,Tao Xu.Habitat International . 2010 (2)
[6]  
Exploring job accessibility in the transformation context: an institutionalist approach and its application in Beijing[J] . Pengjun Zhao,Bin Lu.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 . 2009 (3)
[7]  
Job accessibility and the modal mismatch in Detroit[J] . Joe Grengs.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 . 2009 (1)
[8]  
Evaluating accessibility using house-level data: A spatial equity perspective[J] . Itzhak Omer.Computers, Environment and Urban Systems . 2005 (3)
[9]   Cities from state-socialism to global capitalism: an introduction [J].
Zoltán Kovács .
GeoJournal, 1999, 49 (1) :1-6
[10]  
Job accessibility and welfare usage: Evidence from Los Angeles[J] . EvelynBlumenberg,PaulOng.J. Pol. Anal. Manage. . 1999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