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心城区的职住空间匹配及其演化特征研究

被引:29
作者
程鹏 [1 ]
唐子来 [2 ]
机构
[1]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2]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职住平衡; 空间匹配; 上海中心城区; 社区生活圈;
D O I
10.16361/j.upf.201703005
中图分类号
TU984.12 [居住区规划];
学科分类号
083303 ;
摘要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提出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概念,并制定了《上海市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导则(试行)》,要求提供就近就业空间和机会,促进居住和就业适度平衡。针对上海中心城区,以街道为空间单元,提出职住空间匹配的动态测度方法,基于人口和经济普查数据,对于2000-2004年和2010-2013年两个时段的职住空间匹配及其演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常住人口和就业岗位的空间分布呈现出相互分离的演化过程,由此导致职住空间匹配程度有所下降。研究指出,住房开发和产业转型分别影响上海中心城区的常住人口和就业岗位的空间分布及其演化,城市规划应当引导住房发展和产业发展之间的时空协调,不断提升社区生活圈的职住空间匹配水平。
引用
收藏
页码:62 / 6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21]   1990年代以来上海人口空间变动与城市空间结构重构 [J].
李健 ;
宁越敏 .
城市规划学刊, 2007, (02) :20-24
[22]   “空间不匹配”假设与城市弱势群体就业问题:美国相关研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J].
周江评 .
现代城市研究, 2004, (09) :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