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绿色发展绩效实证研究:1998—2013——基于全局非径向方向性距离函数

被引:21
作者
王兵
侯冰清
机构
[1]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
广东省高等学校珠江学者岗位计划资助项目;
关键词
全要素绿色效率; 全要素绿色生产率; 非径向方向性距离函数; GML指数;
D O I
10.16493/j.cnki.42-1627/c.2017.06.004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X22 [环境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本文基于DEA-Global-Malmquist模型,从强度角度测算了资源环境约束下中国30个地区1998—2013年的全要素绿色效率、全要素绿色生产率及其成分,并对影响全要素绿色效率和全要素绿色生产率增长的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998—2013年间,中国全要素绿色效率平均值为0.576 1,投入效应是主要来源;中国全要素绿色生产率年均增长0.032 2,技术进步是提升动力。按东—中—西地区,投入效应贡献度依次增大,而环境效应贡献度依次减小;全要素绿色效率和全要素绿色生产率呈现东高西低的格局,环境效应是导致地区差异性的主要原因;经济发展水平、结构因素和对外开放等是全要素绿色效率和生产率的重要影响因素。结合本文结论,绿色发展要想取得新突破,应着重环境效应的提升,同时在技术进步的驱动模式下,加强效率改善。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40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45 条
[1]   中国城市经济的绿色转型:基于环境效率和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分析 [J].
吴建新 ;
黄蒙蒙 .
产经评论, 2016, 7 (06) :98-115
[2]   中国区域环境效率与环境全要素的研究——基于包含R&D投入的SBM模型的分析 [J].
黄永春 ;
石秋平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5, 25 (12) :25-34
[3]   节能减排与中国绿色经济增长——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视角 [J].
王兵 ;
刘光天 .
中国工业经济, 2015, (05) :57-69
[4]   中国区域绿色发展效率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2000-2010——基于参数共同边界的实证研究 [J].
王兵 ;
黄人杰 .
产经评论, 2014, 5 (01) :16-35
[5]   碳排放约束下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测度与分解——基于SBM方向性距离函数和GML指数 [J].
齐亚伟 .
工业技术经济, 2013, 32 (05) :137-146
[6]   资源环境约束下中国经济增长绩效变化趋势与因素分析——基于一种新型生产率指数构建与分解方法的研究 [J].
刘瑞翔 ;
安同良 .
经济研究, 2012, 47 (11) :34-47
[7]   中国入世以来的对外贸易与环境效率——基于分省面板数据的统计分析 [J].
宋马林 ;
张琳玲 ;
宋峰 .
中国软科学, 2012, (08) :130-142
[8]   中国环境生产效率与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分析 [J].
匡远凤 ;
彭代彦 .
经济研究, 2012, 47 (07) :62-74
[9]   中国工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来源分解——基于要素投入与污染治理的分析 [J].
董敏杰 ;
李钢 ;
梁泳梅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2, 29 (02) :3-20
[10]   环境污染、技术进步与中国高耗能产业——基于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分析 [J].
沈可挺 ;
龚健健 .
中国工业经济, 2011, (12) :2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