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人称代词在深层回指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34
作者
秦洪武
机构
[1] 曲阜师范大学
关键词
深层回指; 心理实体; 语用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H14 [语法];
学科分类号
0501 ; 050103 ;
摘要
传统上,回指被认为是建立在语言表层上的互指关系,受人称、性、数一致等句法规则的支配。本文对第三人称代词在深层回指式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回指式在话语中的理解和使用受到语用因素的制约,是一个认知处理过程,句法规则并不是决定回指关系的唯一标准。回指词的所指(亦即先行项)不必是语篇中的某一词或某一句法成分,但它必定是交际双方根据话语所建立的心理表征中突出的实体。
引用
收藏
页码:55 / 64+78 +78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汉英部分语篇衔接手段的差异 [J].
左岩 .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5, (03) :37-42+80
[2]  
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 胡壮麟 编著, 1994
[3]  
应用心理语言学[M]. 湖南教育出版社 , 王初朋编著, 1990
[4]  
语篇分析概要[M]. 湖南教育出版社 , 黄国文编著, 1988
[5]  
马氏文通读本[M]. 上海教育出版社 , 吕叔湘, 1986
[6]  
‘Antecedentless’ anaphors: deixis, anaphora, or what? Some evidence from English and French 1[J] . Francis Cornish.Journal of Linguistics . 1996 (1)
[7]  
Conceptual Reference Points: A Cognitive Grammar Account of Pronominal Anaphora Constraints[J] . Language . 199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