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河油田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含水变化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6
作者
刘莉莉
陈小凡
崔力公
机构
[1] 西南石油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塔河油田; 缝洞型油藏; 含水规律; 影响因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357.6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塔河油田4区奥陶系油藏是一个特殊类型油藏,超深、高温、高压、储集空间多样、油水分布复杂,属于多缝洞单元立体叠合成藏的非均质性极强的缝洞型碳酸盐岩复合油藏[1]。本文以该油田为例,根据油井储集体发育及其水体连通的差异影响(包括后期人工改造和开发部署),裂缝和溶洞的影响以及开发部署上分析单井含水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进一步深化对该类油藏含水变化规律的认识。从而为因含水上升造成的难题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提高开发效果和开发水平。
引用
收藏
页码:43 / 44+53+110 +5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油藏开发技术政策研究 [J].
任玉林 ;
李江龙 ;
黄孝特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4, (05) :57-59+84
[2]   塔河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描述及储量评估技术 [J].
张希明 ;
杨坚 ;
杨秋来 ;
张春冬 .
石油学报, 2004, (01) :13-18
[3]   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油气藏石油地质条件 [J].
李国政 ;
王辉 ;
丁勇 .
新疆石油地质, 2002, (06) :493-495+445
[4]   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特征 [J].
阎相宾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2, (03) :262-265
[5]   新疆塔河油田下奥陶统碳酸盐岩缝洞型油气藏特征 [J].
张希明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1, (05) :17-22+15
[6]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油藏产能特征与储集层类型的相关性 [J].
谭承军 ;
吕景英 ;
李国蓉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1, (03) :43-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