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阿霉素对大鼠心肌损伤的分子机制研究

被引:10
作者
李咏梅
宋伯根
赵桂芬
沈丽贤
机构
[1] 同济大学医学院病理教研室
[2] 同济大学医学院病理教研室 上海
[3] 上海
关键词
盐酸阿霉素; CuZnSOD; GSHPx; 纤连蛋白; P105; 基因表达; 心脏; 大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965 [实验药理学];
学科分类号
100602 ; 100706 ;
摘要
目的 :初步研究盐酸阿霉素(adriamycin,ADR)对大鼠心肌损伤的分子机制及机体急性修复的机理。方法 :将雄性SD大鼠 40只随机分成 4组 (每组 1 0只) :正常对照组 ,ADR低剂量组 (1 0mg·kg-1) ,ADR中剂量组 (2 0mg·kg-1) ,ADR高剂量组 (4 0mg·kg-1) ,对后 3组分别一次性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ADR ,制备大鼠心肌损伤模型。采用硫代巴比妥酸 (TBA)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大鼠血清丙二醛 (malondialdehyde,MDA)含量 ;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 (Cu Zn SOD)活性 ;采用二硫代二硝基苯甲酸直接显色法测定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GSH Px活性 ;运用RT PCR方法分析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 :ADR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中MDA含量高于对照组 (P <0 .0 5 ,P <0 .0 1 ) ;实验组Cu Zn SOD和GSH Px的酶活性均较对照组降低 ,并与其基因表达的减弱呈密切的相关性 ;FN、P1 0 5mRNA在不同剂量模型组呈不同程度的高表达。结论 :抗氧化酶基因表达的改变可能是ADR导致心肌损伤的分子机制之一 ,而纤连蛋白和核转录因子可能通过一系列的信号转导参与了机体损伤后急性期的修复。
引用
收藏
页码:209 / 21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血管紧张素Ⅱ对人内皮细胞转录因子NF-κB的激活机制及其对血小板源生长因子B链基因转录的影响 [J].
李皓 ;
尹鸿操 ;
张华 ;
王宗立 ;
佘铭鹏 .
中华病理学杂志, 2001, (04) :35-39
[2]   高脂血症、脂质过氧化、抗氧化酶活性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J].
卢咏才 ;
王淑华 ;
刘小青 ;
郭肇铮 ;
甄二真 ;
贾绪东 ;
周玉琳 .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1993, (03) :57-62
[3]  
Lipid peroxidation products, and vitamin and trace element status in patients with cancer before and after chemotherapy, including adriamycin[J] . Michel Faber,Charles Coudray,Hassan Hida,Mireille Mousseau,Alain Favier.Biological Trace Element Research . 199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