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球系统的观点看气候突变

被引:7
作者
高晓清
朱德琴
姚济敏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3]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甘肃兰州 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新疆乌鲁木齐 
[4] 北京 
[5] 甘肃兰州 
关键词
地球系统; 气候系统; 气候变化; 气候突变;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7 [气候变化、历史气候];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地球的气候史中,经历了许多次气候突变事件。这些突变对地球表层系统的演变与进化产生了巨大影响。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持续发展,人类赖以生存的气候环境正在经历重大变化。如何科学地理解和认识这些变化,尤其是气候突变,是人类寻求对策,应对气候变化,保护自己持续发展的科学基础。文中从地球系统的角度对气候突变的科学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对气候突变的研究不应仅局限于大气圈,而应该对地球系统的整体变化进行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70 / 7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关于气候系统与地球系统的若干思考 [J].
高晓清 ;
汤懋苍 ;
朱德琴 .
地球物理学报, 2004, (02) :364-368
[2]   青藏高原温泉群对高原平均温度场的贡献 [J].
江灏 ;
汤懋苍 ;
高晓清 .
高原气象, 2003, (06) :640-642
[3]   地球系统科学的发展与展望 [J].
陈泮勤 .
地球科学进展, 2003, (06) :974-979
[4]   全球增暖的另一可能原因初探 [J].
李崇银 ;
翁衡毅 ;
高晓清 ;
钟敏 .
大气科学, 2003, (05) :789-797
[5]   地球的放气作用是全球环境变化的主导因素 [J].
朱永峰 .
地学前缘, 1997, (Z1) :156-156
[6]   气候变化的“地心说”──关于短期气候预测的新思维 [J].
汤懋苍,高晓清 .
地球科学进展, 1995, (01) :47-56
[7]   赤道太平洋海温的东西振荡及其模拟 [J].
胡泽勇,汤懋苍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94, (03) :31-38
[8]   西北太平洋强地震的节律性与El Nino和地球自转 [J].
汤懋苍 ;
张建 ;
杨良 .
高原气象, 1993, (03) :235-242
[9]   地球自转与大气、海洋活动 [J].
郑大伟 .
天文学进展, 1988, (04) :316-328
[10]   论“天候谱”的自然分段 [J].
汤懋苍 .
科学通报, 1988, (09) :680-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