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撮合:项目制的新发展——以N区社会服务项目化运作为例

被引:7
作者
王清
机构
[1] 中山大学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
关键词
项目制; 社会组织; 政府购买服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自由主义理论认为项目竞争是最优的发包制度安排。既然如此,为何地方政府不选择这种最优的制度安排,而选择更为低效的项目撮合呢?本文基于个案研究,分析项目撮合的微观实现机制及其形成逻辑。项目撮合是相对项目竞争而言的二次发包机制,项目造势、思路对接、正式发包是项目撮合的三元实现机制。项目制的精细化管理和科层制的传统管理形成矛盾和张力,这是地方政府采用项目撮合这一变通方式的关键因素。项目撮合有利于激发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促进社会组织的发展,促使形成一种新的国家与社会关系。但是,项目撮合适用于项目供过于求的条件,如果项目供不应求时,项目撮合可能带来关系对项目发包的侵蚀。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1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共生式发展:一种新的国家和社会关系——以N区社会服务项目化运作为例 [J].
王清 .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17, 33 (05) :16-23
[2]   项目制基层实践困境及其解释——国家自主性的视角 [J].
李祖佩 .
政治学研究, 2015, (05) :111-122
[3]   “协调型”政权:项目制运作下的乡镇政府 [J].
付伟 ;
焦长权 .
社会学研究, 2015, 30 (02) :98-123+243
[4]   “项目制”的运作机制和效果是“合理化”吗? [J].
黄宗智 ;
龚为纲 ;
高原 .
开放时代, 2014, (05) :143-159+8
[5]   项目制与基层政府动员——对社会管理项目化运作的社会学考察 [J].
陈家建 .
中国社会科学, 2013, (02) :64-79+205
[6]   项目制:一种新的国家治理体制 [J].
渠敬东 .
中国社会科学, 2012, (05) :113-130+207
[7]   通往集体债务之路:政府组织、社会制度与乡村中国的公共产品供给 [J].
周雪光 ;
程宇 .
公共行政评论, 2012, 5 (01) :46-77+180
[8]   项目制的分级运作机制和治理逻辑——对“项目进村”案例的社会学分析 [J].
折晓叶 ;
陈婴婴 .
中国社会科学, 2011, (04) :126-148+223
[9]   目标管理责任制:农村基层政权的实践逻辑 [J].
王汉生 ;
王一鸽 .
社会学研究, 2009, 24 (02) :61-92+244
[10]  
.[M].陈永杰;卢施羽;刘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