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区块链的开放式金融的优势、制约与推进对策

被引:8
作者
吴桐
机构
[1]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关键词
开放式金融; 区块链; 智能合约; 金融科技;
D O I
10.16528/j.cnki.22-1054/f.202002091
中图分类号
F832 [中国金融、银行]; TP311.13 [];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开放式金融相对传统金融具有显著优势,可降低中心化金融导致的风险,有助于提高数字资产的价格发现效率和市场化程度,分布式账本有助于提高交易透明度及可审查性,智能合约则提高了金融的标准度、可编程性、灵活度及风险的相对隔离性。但开放式金融在实现数量和内涵等维度增长的同时,还面临行使资产和货币职能的代币种类有限、系统缺乏最后贷款人、金融业的公共性和商业实体的逐利性难以协调,以及无法支撑起大规模的安全商业应用等制约条件。为推动开放式金融的健康发展,应促进相关数字技术的发展,逐步提高资产通证化比例,通过机制设置创设最后贷款人,更加明确货币和信用的区别与联系,建立适应大规模商业应用的技术框架和协调机制,与中心化机构实现一定程度的融合并加强监管。
引用
收藏
页码:91 / 9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区块链和金融的融合发展研究 [J].
吴桐 ;
李家骐 .
金融监管研究, 2018, (12) :98-108
[2]  
ICO本质及监管机制变革[J]. 杨东,黄尹旭.证券法苑. 2017(05)
[3]   金融科技监管的路径转换与中国选择 [J].
杨松 ;
张永亮 .
法学, 2017, (08) :3-14
[4]   证券区块链的应用探索、问题挑战与监管对策 [J].
刘瑜恒 ;
周沙骑 .
金融监管研究, 2017, (04) :89-109
[5]   国际货币体系新架构:后金融危机时代的研究 [J].
李稻葵 ;
尹兴中 .
金融研究, 2010, (02) :31-43
[6]   影子银行体系与金融危机 [J].
杜亚斌 ;
顾海宁 .
审计与经济研究, 2010, 25 (01) :82-87
[7]   异质信念、卖空限制与风险资产价格 [J].
张维 ;
张永杰 .
管理科学学报 , 2006, (04) :58-64
[8]   中国典当业的历史流程及社会作用 [J].
徐海燕 .
社会科学辑刊, 2004, (03) :46-48
[9]   金融工程内蕴研究 [J].
王海燕 ;
赵培标 .
国际金融研究, 2002, (02) :13-17
[10]   会计盈余披露的信息含量——来自上海股市的经验证据 [J].
赵宇龙 .
经济研究, 1998, (07) :4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