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谷镰孢单端孢霉烯族毒素在小麦组织中的积累

被引:8
作者
俞刚
陈利锋
柴一秋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植病系农业部病虫监测与治理重点开放实验室
关键词
禾谷镰孢; 单端孢霉烯族毒素; 积累; 小麦; 穗; 穗颈;
D O I
10.13926/j.cnki.apps.2002.02.008
中图分类号
S432.2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试验将禾谷镰孢一高产毒菌株 B4 - 1采用单小花注滴法接种于小麦抗赤霉病品种苏麦 3号和感病品种宁麦 6号 ,用气 /质联检法测定接种后 4、8、12、16和 2 0 d组织中的单端孢霉烯族毒素积累量。结果显示 ,在病组织中有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 (deoxynivalenol,DON)、15 -乙酰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15 - acetyldeoxynivalenol,15 - ADON )和 3-乙酰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 (3- acetyldeoxynivalenol,3-ADON)等 3种单端孢霉烯族毒素 ,但未发现雪腐镰刀菌烯醇 (nivalenol)和镰刀菌酮 - X(fusarenon- X)等毒素。抗病品种病穗组织中 ,DON平均含量由接种后 4 d的 2 9.5 μg/ g dry weight(gdw)下降到 2 0d时的 15 .7μg/ gdw,15 - ADON和 3- ADON量则较低 ,分别为 1.5~ 3.6μg/ gdw和 <1.7μg/ gdw;而同期感病品种病穗组织中的 DON量则由 2 3.1μg/ gdw上升到 4 7.7μg/ gdw,15 - ADON和 3- ADON量均较高 ,分别达 8.6~ 10 .0μg/ gdw和 2 .6~ 8.3μg/ gdw。在抗、感病品种无症状穗组织中 ,3种毒素的含量均很低 (<0 .5 μg/ gdw)。同时 ,本研究还首次在感病品种的穗颈 (总花梗 ,peduncle)组织中检测到大量的 DON和 15 - ADON及少量的 3- ADON。
引用
收藏
页码:142 / 14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禾谷镰孢菌高产毒菌株的构建 [J].
陈利锋 ;
Thomas M HOHN .
菌物系统, 2001, (03) :330-336
[2]   小麦赤霉病发病程度与DON含量的关系 [J].
谢茂昌 ;
王明祖 .
植物病理学报, 1999, (01) :42-45
[3]   小麦赤霉病穗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量的变化 [J].
陈利锋 ;
宋玉立 ;
徐雍皋 .
植物病理学报, 1996, (01) :27-30
[4]   中国小麦赤霉病菌优势种——禾谷镰刀菌产毒素能力的研究 [J].
王裕中 ;
J.D.米勒 .
真菌学报, 1994, (03) :229-234
[5]  
TRI12, a trichothecene efflux pump from Fusarium sporotrichioides: gene isolation and expression in yeast[J] . N. J. Alexander,S. P. McCormick,T. M. Hohn.MGG - Molecular and General Genetics . 1999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