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城镇化地区生态用地演变及驱动力分析

被引:19
作者
周锐 [1 ,2 ]
胡远满 [3 ]
王新军 [1 ,2 ]
苏海龙 [1 ,2 ]
王燚 [1 ,2 ]
机构
[1] 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2] 复旦大学城市规划与发展研究中心
[3]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关键词
生态用地; 景观指数; Logistic回归模型; GIS;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1 [城镇形成与发展]; P208 [测绘数据库与信息系统]; P228.4 [全球定位系统(GPS)]; P237 [测绘遥感技术];
学科分类号
083304 ; 070503 ; 081603 ; 0818 ; 081802 ; 081105 ; 1404 ;
摘要
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GIS和RS技术,利用转移矩阵、景观指数和地图叠加等方法系统分析了辛庄镇域生态用地演变的时空特征,并引入二项Logistic回归模型,选择到农村居民点的距离、到道路的距离、到河流水系的距离、到村镇中心的距离、人均GDP、人均工业总产值、人均农业总产值、人均收入、人口密度为驱动因子,对研究区主要类型生态用地变化的驱动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91~2009年,辛庄镇生态用地空间结构和面积变化剧烈,总体上呈加速缩减趋势。其中,水田面积变化尤为明显,18a间累积减少1 806.61hm2;经济效益较高的水产养殖用地和园地规模有所增长,尤其是水产养殖用地,1991~2009年年均增长43.01hm2,长幅为93.26%。生态用地主要转移去向为水产养殖用地、居住用地和工业用地。生态用地总体上破碎化程度加剧,类型水平上,大体上呈现为破碎度加剧、景观形状日趋规则、优势度逐渐降低、聚集度日益增加的态势。各时段生态用地演变的主要驱动因子均为邻域因子,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经济因子对生态用地变化的解释效力逐渐增强。
引用
收藏
页码:1012 / 102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北京市生态用地空间演变与布局优化研究 [J].
关小克 ;
张凤荣 ;
王秀丽 ;
赵华甫 ;
姜广辉 .
地域研究与开发 , 2013, (03) :119-124
[2]   低碳生态视角下的江苏省生态空间规划研究 [J].
叶兴平 ;
何常清 ;
陈燕飞 .
城市规划, 2013, 37 (02) :23-26
[3]   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的区域生态用地演变影响因素分析——以京津冀地区为例 [J].
谢花林 .
资源科学, 2011, 33 (11) :2063-2070
[4]   苏南典型城镇耕地景观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J].
周锐 ;
胡远满 ;
苏海龙 ;
李月辉 ;
许博涵 ;
武占云 ;
张凤娥 .
生态学报, 2011, 31 (20) :5937-5945
[5]   城市生态用地的空间结构及其生态系统服务动态演变——以常州市为例 [J].
李锋 ;
叶亚平 ;
宋博文 ;
王如松 .
生态学报, 2011, 31 (19) :5623-5631
[7]   特大城市城乡生态空间规划方法及实施机制思考 [J].
詹运洲 ;
李艳 .
城市规划学刊, 2011, (02) :49-57
[8]  
苏南地区典型城镇建设用地扩展的时空分异[J]. 周锐,李月辉,胡远满,苏海龙,王晋年.应用生态学报. 2011(03)
[9]  
Analysis of Dynamics and Driving Factors of Wetland Landscape in Zoige,Eastern Qinghai-Tibetan Plateau[J]. QIU Pengfei1, 2, 3, WU Ning1, LUO Peng1, WANG Zuyuan3, LI Maihe3, 41 Chengdu Institute of Bi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hengdu 610041, China 2 Sichuan Institute of Territorial Survey and Plan, Chengdu 610031, China 3 Swiss Federal Research Institute WSL, Zuercherstrasse 111, CH-8903 Birmensdorf, Switzerland 4 Institute of Mountain Hazards and Environment,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
[10]   城市生态空间演变规律及调控机制——以南京市为例 [J].
陈爽 ;
刘云霞 ;
彭立华 .
生态学报, 2008, (05) :2270-2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