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辽盆地北部宋站-尚家地区断裂发育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被引:12
作者
林铁锋 [1 ]
施立志 [2 ]
王卓卓 [2 ]
马永义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
[2]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断裂; 反向正断层; 油气成藏; 松辽盆地北部;
D O I
10.16539/j.ddgzyckx.2008.02.009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研究区基础地质资料,结合地震解释,研究了工区断裂的分布特征,发现断裂在平面上呈条带状分布。深、浅层展布方向具有一致性,主要以近南北向(尚家工区内)和北西向(宋站工区内)断层为主,近东西向断层最少;纵向上,发现断裂在T2(泉头组顶部)层发育最多,T3(登娄库组顶部)层最少。研究认为本区断裂发育分为早期、中期、晚期以及长期继承性发育这四个时期,其中以中、晚期断裂最为发育。分析表明本区断裂对油气藏的形成明显具有控制作用,控制了本区局部构造(断块)的发育,形成一系列构造油气藏、构造-岩性油气藏。断裂在活动时期可以直接作为油气运移的输导体,为油气的运移提供良好的时空配置;另一方面,断裂在封闭时期可以对储层形成侧向封堵,对油气起到了很好的保存作用。本文对研究区大量地震剖面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由于反向正断层的侧向封堵作用,有利于该区油气的保存,对油气成藏明显具有控制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65 / 17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松辽盆地向斜油藏特征及成藏机理探讨 [J].
吴河勇 ;
梁晓东 ;
向才富 ;
王跃文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7, (02) :185-191
[2]   松辽盆地多元构造系统要览 [J].
刘德良 ;
杨强 ;
李振生 ;
刘波 ;
谈迎 ;
杨晓勇 ;
王佰长 ;
王凤来 ;
郑德山 ;
孙占强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5, (04) :433-436
[3]   松辽盆地十屋断陷反转构造与油气聚集 [J].
张青林 ;
佟殿君 ;
王明君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5, (02) :182-188
[4]   松辽盆地三肇地区低渗透油田构造裂缝特征 [J].
初宝杰 ;
张莉 ;
夏斌 ;
姜在兴 .
地质地球化学, 2003, (03) :34-38
[5]   松辽盆地继承性断裂带特征及其在油气聚集中的作用 [J].
云金表 ;
金之钧 ;
殷进垠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2, (04) :379-385
[6]   反转构造盆地裂缝特征——以松辽盆地大庆三肇地区为例 [J].
张莉 ;
岳乐平 ;
杨亚娟 ;
王秀娟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2, (04) :361-363+367
[7]   三肇地区扶、杨油层裂缝和地应力分布特征及对注水开发的影响 [J].
王秀娟 ;
孙贻铃 ;
庞彦明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0, (05) :9-12+67
[8]  
李明诚编著.石油与天然气运移[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4
[9]  
高瑞祺等著.松辽盆地油气田形成条件与分布规律[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
[10]  
辽河油田石油地质志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石油地质志[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