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江哈尔滨段河床冲积物与沙尘天气关系的讨论

被引:3
作者
何葵 [1 ]
康春国 [2 ]
张丽娟 [1 ]
机构
[1] 哈尔滨师范大学地理系
[2]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基金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河床冲积物; 沙尘天气; 粒度; 哈尔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45.4 []; P343.1 [河流];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081501 ;
摘要
笔者重点分析了哈尔滨河床冲积物的粒度组成,结合沙尘沉降物的粒度组成,论述了裸露河床冲积物对沙尘天气的影响。河床冲积物及沙尘沉降物粒度分析结果显示,裸露河床冲积物粒径大于63μm的颗粒占84%以上,而小于63μm粒径的颗粒很少,小于10μm的颗粒微乎其微;沙尘沉降物中小于63μm的粉粘颗粒含量在90%以上。对河床冲积物而言,无论是砂级别的粗颗粒物质还是粉粘级别的细颗粒物质都与沙尘沉降物的粒度无相关性,对沙尘暴物质组成没有影响或影响很小。受砂级别的粗颗粒物质扬起高度和搬运距离的限制,沙尘暴发生时,裸露河床中的冲积物颗粒不会被远距离搬运而影响到整个哈尔滨地区,真正影响整个哈尔滨地区的沙尘物质是小于63μm的粉砂级别的颗粒,特别是小于10μm的粉尘。笔者认为对哈尔滨沙尘天气产生重大影响的是含有大量细颗粒物质的城市地表土和建筑土等,这些地域是防止沙尘天气的重点治理区域。
引用
收藏
页码:150 / 15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降尘与人类世沉积——Ⅰ:北京2006年4月16~17日降尘初步分析[J]. 刘东生,韩家懋,张德二,秦小光张,崧靳,春胜,刘平,姜文玲.第四纪研究. 2006(04)
[2]   毛乌素沙地东南部边缘不同地质成因类型土地沙漠化粒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J].
李智佩 ;
岳乐平 ;
薛祥煦 ;
王岷 ;
杨利荣 ;
聂浩刚 ;
陈超 .
沉积学报, 2006, (02) :267-275
[3]   辽河河道沙尘源治理研究 [J].
孟维忠 ;
李春龙 .
水土保持通报, 2006, (02) :45-48
[4]   准噶尔中南部沙尘暴源区地表沉积物粒度特征 [J].
钱亦兵 ;
吴兆宁 ;
陈冬梅 ;
张立运 ;
汪溪远 ;
李冬梅 .
中国沙漠, 2005, (06) :39-45
[5]   哈尔滨市特大沙尘暴沉降物的粒度分布及意义 [J].
谢远云 ;
何葵 ;
康春国 .
中国地质, 2005, (03) :502-506
[6]   粘土矿物比率对沙尘源区的指示 [J].
沈振兴 ;
张小曳 ;
曹军骥 ;
王亚强 ;
Sandrine Caquineau ;
李旭祥 ;
张仁健 .
环境科学, 2005, (04) :30-34
[7]   西北地区干枯湖床沉积粒度组成与东亚沙尘天气 [J].
岳乐平 ;
杨利荣 ;
李智佩 ;
王珉 ;
张维吉 ;
聂浩刚 .
沉积学报, 2004, (02) :325-331
[8]   阿拉善高原干涸湖床沉积物与华北地区沙尘暴 [J].
岳乐平 ;
杨利荣 ;
李智佩 ;
王珉 ;
张维吉 ;
聂浩刚 ;
张睿 ;
武力超 .
第四纪研究, 2004, (03) :311-317
[9]   西安城郊表层黄土的粒度组成及其形态特征 [J].
许卫疆 ;
车得福 ;
蔡宏 ;
徐通模 .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2) :223-227
[10]   东北地区2002年春季沙尘暴的物质特征和成因分析 [J].
介冬梅 ;
胡克 ;
霍新疆 ;
李津 ;
吕金福 .
环境科学, 2004, (02) :2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