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OVS资料在长江流域一次暴雨过程模拟中的应用

被引:24
作者
齐琳琳
孙建华
张小玲
赵思雄
不详
机构
[1] 空军装备研究院航空气象防化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3]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北京
[4]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5] 北京
关键词
梅雨锋; β中尺度对流云团; ATOVS资料; 资料同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2002年“973”中国暴雨试验(CHeRES)期间获取的常规、非常规观测资料,对7月22~23日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一次大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和模拟研究。分析表明,此次降雨过程是由东北—西南向梅雨锋上发生发展的β中尺度对流云团造成。在高低空环流的共同作用下,高空槽后干冷气流与西南暖湿气流在长江中下游地区频繁交汇,使得中尺度对流系统得以持续发展。模拟研究发现,由于梅雨锋云带结构比较松散,造成降雨的强对流系统尺度较小,仅利用常规探空资料难以理想地模拟出降雨过程中对流云团的强度、演变。为此,采用不同同化方案同化NOAA16卫星的ATOVS资料,对此次降雨过程进行了对比模拟试验。结果发现,形成模式初始场时考虑间接同化ATOVS反演得出的温、湿资料,模式虽然同样能较好地对造成暴雨的主要天气系统、降雨的主要落区以及暴雨发生的时段进行模拟,但雨区和雨强的模拟效果没有明显改进。相比而言,采用增量三维变分同化系统,直接同化ATOVS资料形成初始场,不仅可以较好地模拟出暴雨天气形势、主要影响系统,而且对降雨的落区、强度、暴雨发生时段均有较好的反映。模拟试验结果表明,直接同化ATOVS资料,模拟的梅雨锋上局地暴雨强度与实际降雨量级基本一致,且可以有效改进对流层温、湿场分布。这不仅说明ATOVS资料的使用对于提高梅雨锋上局地暴雨过程模拟效果是可行的、必要的,而且也为该资料用于梅雨锋暴雨的预报奠定了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780 / 794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华南“94·6”特大暴雨的中尺度对流系统及其环境场研究 Ⅰ.引发暴雨的β中尺度对流系统的数值模拟研究 [J].
孙建华 ;
赵思雄 .
大气科学, 2002, (04) :541-557
[2]   1999年6月下旬长江中下游梅雨锋低涡扰动的结构研究 [J].
高坤 ;
徐亚梅 .
大气科学, 2001, (06) :740-756
[3]   华南梅雨锋上中尺度对流系统的数值模拟 [J].
张庆红 ;
刘启汉 ;
王洪庆 ;
陈受钧 ;
不详 .
科学通报 , 2000, (18) :1988-1992+2017
[4]   卫星反演湿度场及其在暴雨预报中的初步应用分析 [J].
朱民 ;
郁凡 ;
郑维忠 ;
余志豪 ;
陆汉城 ;
刘长盛 .
气象学报, 2000, (04) :470-478
[5]   HIRS/2亮温直接应用于数值预报的试验研究 [J].
王子厚,王宗皓,张凤英 ;
不详 .
应用气象学报 , 1995, (03) :273-280
[6]  
1998年夏季中国暴雨的形成机理与预报研究[M]. 气象出版社 , 陶诗言等著, 2001
[7]  
中国之暴雨[M]. 科学出版社 , 陶诗言 著, 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