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层抬升剥蚀对油气成藏贡献初探

被引:18
作者
田丰华
姜振学
张晓波
夏淑华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
关键词
剥蚀面; 地层抬升; 异常压力; 成藏机理; 统计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含油气盆地普遍发育一个或多个剥蚀面,揭示剥蚀面的形成和油气藏的关系,不仅可以完善和发展已有的油气成藏理论,也必将对我国东部老油气区的勘探起到指导和促进作用。在对含油气盆地剥蚀次数和剥蚀量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地层抬升剥蚀与油气成藏的空间和时间匹配关系;通过地质分析,从成藏机理的角度初步探讨了地层抬升剥蚀对油气成藏的贡献。统计分析和地质分析的结果显示:剥蚀层位本身或紧邻其下的层位就是储层;地层抬升剥蚀期多为油气聚集的时期;地层抬升过程中的流体温度降低及孔隙扩容可造成地层低压,从而为油气聚集提供动力,孔隙扩容还可为油气聚集提供更多的空间。
引用
收藏
页码:277 / 28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中国石油与天然气资源.[M].周玉琦等编著;.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4,
[2]  
石油地质学.[M].贾致芳编;.石油工业出版社.1989,
[3]  
岩石力学的理论与实践.[M].陶振宇 主编.水利出版社.1981,
[4]   松辽盆地异常压力系统及其形成原因探讨 [J].
向才富 ;
冯志强 ;
吴河勇 ;
庞雄奇 ;
李军虹 .
地质学报, 2006, (11) :1752-1759
[5]   塔里木盆地英吉苏凹陷成藏机理分析 [J].
刘玉魁 ;
胡剑风 ;
闵磊 ;
郑多明 ;
冯游文 .
天然气工业, 2004, (10) :6-9+1
[6]   地层抬升过程中的砂体回弹作用及其油气成藏效应 [J].
姜振学 ;
庞雄奇 ;
金之钧 ;
关德范 ;
李玉喜 .
地球科学, 2004, (04) :420-426+482
[7]   柴达木盆地茫崖坳陷古近系—新近系R_o分布特征及地质意义 [J].
钟建华 ;
郭泽清 ;
杨树锋 ;
刘卫红 ;
陈汉林 ;
黄立功 ;
刘云田 ;
江波 ;
张永庶 .
地质学报, 2004, (03) :407-415
[8]   大庆长垣以东地区登娄库组天然气成藏过程研究 [J].
薛永超 ;
傅广 ;
彭仕宓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3, (06) :35-37
[9]   沉积盆地异常低压与低压油气藏成藏机理综述 [J].
邹华耀 ;
郝芳 ;
蔡勋育 .
地质科技情报, 2003, (02) :45-50
[10]   济阳坳陷南部油气成藏特征对比分析 [J].
谭丽娟 ;
蒋有录 ;
刘华 ;
范存堂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3, (03) :3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