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治性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焦虑和抑郁的临床研究

被引:8
作者
马建华
赵晓玲
金明磊
马晓英
王静
张杰
杨阳
周志安
机构
[1] 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医院老年病科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焦虑; 抑郁; 盐酸舍曲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44.1 [高血压];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探讨盐酸舍曲林治疗难治性原发性高血压并发焦虑、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承德市中心医院老年病科住院的难治性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的患者12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给予氨氯地平,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盐酸舍曲林,持续治疗2周。治疗前后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AS)及焦虑自评量表(SDS)对2组患者焦虑、抑郁症状进行评分,并测定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情况。对比分析2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84%,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0,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舍曲林能有效改善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患者临床症状及血压水平,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引用
收藏
页码:362 / 364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舍曲林治疗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的临床疗效 [J].
马晓英 ;
赵晓玲 ;
马建华 ;
杨阳 ;
钦佩 ;
方宁远 .
临床荟萃, 2014, 29 (06) :683-684+688
[2]   抗焦虑抑郁治疗对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者降压效果的影响 [J].
赵丽君 ;
刘信东 ;
陈嘉应 .
西南国防医药, 2013, 23 (08) :843-845
[3]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合并抑郁焦虑40例 [J].
李万太 .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 33 (13) :3230-3231
[4]   足底敷贴治疗高血压伴焦虑症的临床疗效研究 [J].
何佳 ;
甘庆雷 .
中国全科医学, 2012, 15 (22) :2588-2590
[5]   中医耳穴治疗对原发性高血压并发焦虑患者的影响 [J].
徐晓春 ;
郑求姣 ;
高美娟 ;
祝光礼 .
中华护理杂志, 2011, (10) :996-998
[6]   舍曲林对高血压伴焦虑抑郁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J].
高瑜 ;
张佩生 ;
梁雪 .
临床荟萃, 2011, 26 (01) :6-9
[7]   盐酸舍曲林对伴焦虑症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J].
张书富 ;
华尔铨 ;
何祚佑 ;
陈德 ;
马瑾 ;
周依蒙 ;
张斌 ;
王渊铭 ;
吴波 ;
王豪 ;
陈楠楠 .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2008, (12) :45-46
[8]  
Depression is linked to uncontrolled hypertension: a case–control study from Karachi, Pakistan[J] . Aysha Almas,Junaid Patel,Uzma Ghori,Ambreen Ali,Ahmed Iqbal Edhi,Mohammad Ataullah Khan.Journal of Mental Health . 2014 (6)
[9]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gnitive Function, Depressive Behaviour and Sleep Quality with 24-h Urinary Sodium Excretion in Patients with Essential Hypertension[J] . Baris Afsar.High Blood Pressure & Cardiovascular Prevention . 2013 (1)
[10]   A Prospective Study of Cognitive Emotion Regulation Strategies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in Patients with Essential Hypertension [J].
Xiao, Jing ;
Yao, Shuqiao ;
Zhu, Xiongzhao ;
Abela, John R. Z. ;
Chen, Xiaogang ;
Duan, Shu ;
Zhao, Shuiping .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HYPERTENSION, 2011, 33 (01) :6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