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早期肠黏膜通透性的变化

被引:16
作者
刘海燕
李维勤
王新颖
刘放南
黎介寿
机构
[1] 南京大学医学院临床学院(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普通外科研究所
关键词
胰腺炎,急性坏死性; 肠黏膜; 通透性; 内毒素类; 肿瘤坏死因子-α; 预后;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657.51 [];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10 ;
摘要
目的观察急性胰腺炎(AP)早期黏膜通透性变化,并分析其与病情严重程度、感染并发症和预后的关系。方法62例AP患者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3组:Ⅰ组为轻型胰腺炎患者(n=26);Ⅱ组为重症急性胰腺炎(SAP)不伴脏器功能障碍患者(n=18);Ⅲ组为SAP伴有脏器功能障碍患者(n=18)。20例健康成年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在患者发病72h内测定肠道乳果糖/甘露醇吸收比、血清内毒素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同期采集病情严重程度(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感染并发症和病情转归等临床资料,并对上述指标的检测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0.024±0.009)比较,Ⅰ、Ⅱ、Ⅲ组乳果糖/甘露醇吸收比均明显升高(0.044±0.017,0.390±0.160,0.480±0.220,P<0.01),且Ⅱ、Ⅲ组明显高于Ⅰ组(P<0.01),而Ⅱ、Ⅲ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AP早期肠黏膜通透性变化程度与血清内毒素及TNFα-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902,r=0.862,P<0.001)。患者肠黏膜损伤程度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之间有显著相关性(APACHEⅡ评分:r=0.820,P<0.001;SOFA评分:r=0.767,P<0.001)。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损伤严重程度与患者死亡率之间无明显相关性(r=0.660,P>0.05);伴有器官功能障碍患者较不伴器官功能障碍患者死亡率高(16.7%vs0.0%,P<0.01)。结论AP早期肠黏膜屏障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通透性随病情加重而升高,这可能是AP发展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的促进因素。维护AP早期肠黏膜屏障功能,减轻内毒素血症,对减少感染并发症甚至降低死亡率可能具有积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314 / 316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肠内营养对急性胰腺炎病人血谷氨酰胺水平的影响 [J].
王新颖 ;
李维勤 ;
姜军 ;
刘放南 ;
叶向红 ;
李宁 ;
黎介寿 .
肠外与肠内营养, 2006, (01) :8-10
[2]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尿乳果糖/甘露醇排出比值及成人正常值 [J].
刘放南 ;
谭力 ;
罗楠 .
肠外与肠内营养, 2004, (04) :237-238
[3]  
Gut barrier dys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pancreatitis[J] . Basil J. Ammori.Journal of Hepato-Biliary-Pancreatic Surgery . 2002 (4)
[4]   Acute pancreatitis and bacterial translocation [J].
Cicalese, L ;
Sahai, A ;
Sileri, P ;
Rastellini, C ;
Subbotin, V ;
Ford, H ;
Lee, K .
DIGESTIVE DISEASES AND SCIENCES, 2001, 46 (05) :1127-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