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经济带背景下我国西北地区城市脆弱性的空间分异与影响因素

被引:18
作者
李海玲 [1 ,2 ]
马蓓蓓 [1 ,2 ]
薛东前 [1 ,2 ]
江军 [1 ,2 ]
刘精慧 [1 ,2 ]
机构
[1] 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
[2] 地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陕西师范大学>
关键词
丝路经济带; 城市脆弱性; 西北地区; 空间分异; 影响因素; TOPSIS法;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8.02.009
中图分类号
F299.27 [地方城市经济];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依据脆弱性评价的"暴露性—敏感性—适应能力"准则,将丝路经济带战略下的快速全球化、工业化和城镇化作为外部扰动风险,采用TOPSIS法对当前我国西北地区丝路沿线城市的综合脆弱性和资源、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等分要素脆弱性进行评价,探讨其空间分异、要素关联、影响因素及与城市类型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西北地区城市综合脆弱性属于高度脆弱,非均衡特征明显,随着丝路经济带的向西推进呈倒"U"型曲线,高度脆弱区集中在西北地区中部。社会和生态环境脆弱性对综合脆弱性影响较大,经济与社会要素的正向耦合关系显著,"资源诅咒"风险较强;表征系统现状稳定性的敏感性指向指标对城市脆弱性影响较大,以水资源约束为主的自然条件、资源型产业、城市规模和行政级别是影响西北地区城市脆弱性的关键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66 / 7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22]   基于集对分析的旅游城市经济系统脆弱性评价——以舟山市为例 [J].
苏飞 ;
陈媛 ;
张平宇 .
地理科学, 2013, 33 (05) :538-544
[23]   干旱区绿洲城市经济系统脆弱性评价研究 [J].
高超 ;
金凤君 ;
雷军 ;
张小雷 .
经济地理, 2012, 32 (08) :43-49
[24]   辽源市社会系统的脆弱性及其规避措施 [J].
刘继生 ;
那伟 ;
房艳刚 .
经济地理, 2010, 30 (06) :944-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