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群体国槐种子表型变异研究

被引:23
作者
孙荣喜 [1 ]
郑勇奇 [1 ]
张川红 [1 ]
何燕 [2 ]
宗亦臣 [1 ]
于雪丹 [1 ]
机构
[1] 国家林业局植物新品种分子测定实验室国家林业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2] 北京市林业种子苗木管理总站
关键词
国槐; 种子; 变异; 表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92.26 [槐];
学科分类号
0829 ; 0907 ;
摘要
为揭示国槐(Sophora japonica L.)种子变异程度和变异规律,本试验对国槐7个群体130个单株的种子长、种子宽、种子长宽比、表面积、体积和千粒重等6个种子表型性状作了观测分析,采用平均值,变异系数,巢氏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表型变异及规律。结果表明:国槐种子各表型性状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异,变异系数范围为5.24%14.57%;国槐在群体间和群体内两个层次上差异显著,种子的6个表型性状在群体间和群体内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6个性状的平均表型分化系数为53.11%,表明群体间变异略高于群体内变异;经纬度与种子各个表型性状的相关性较低。利用系统聚类可以将7个国槐群体分为3类。国槐种子随地理变异没有明显的规律,可能是地理环境或人为栽培造成的,也可能是由于采样的不连续性造成的。
引用
收藏
页码:65 / 7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影响花楸树嫩枝扦插成活率关键因素分析 [J].
肖乾坤 ;
张川红 ;
郑勇奇 .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0, 33 (03) :67-71
[2]   引种盐松不同种源种子表型性状和发芽特性 [J].
魏志刚 ;
高玉池 ;
杨传平 ;
刘桂丰 ;
王军 ;
刘关君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9, 37 (11) :7-10
[3]   金枝国槐硬枝嫁接育苗技术 [J].
柴志茹 ;
李平 ;
于震 ;
刘琳 .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9, (03) :122-123
[4]   不同产区野生花楸果实和种子的表型多样性 [J].
杨玲 ;
沈海龙 ;
梁立东 ;
崔晓涛 ;
王爱芝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9, 37 (02) :8-10
[5]   梓树属4个种种子表型性状和发芽特性的研究 [J].
赵曦阳 ;
王军辉 ;
张金凤 ;
张守攻 ;
张建国 ;
马建伟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12) :149-154
[6]   不同催芽方法对国槐种子发芽的影响 [J].
寇凤仙 ;
王丽 .
北方园艺, 2008, (11) :127-128
[7]   国槐植株再生技术研究 [J].
袁秀云 ;
张仙云 ;
马杰 ;
桑慧敏 .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35) :11418-11419
[8]   云杉天然群体表型多样性研究 [J].
罗建勋 ;
顾万春 .
林业科学, 2005, (02) :66-73
[9]   广西西南桦天然居群的表型变异 [J].
曾杰 ;
郑海水 ;
甘四明 ;
白嘉雨 .
林业科学, 2005, (02) :59-65
[10]   蒙古栎天然群体表型多样性研究 [J].
李文英 ;
顾万春 .
林业科学, 2005, (01) :4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