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民意吸纳机制研究——结构分析的视角

被引:5
作者
刘明厚
机构
[1]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关键词
公共政策; 民意吸纳机制; 结构分析;
D O I
10.19357/j.cnki.35-1295/d.2013.06.005
中图分类号
D03 [国家理论];
学科分类号
0302 ; 030201 ;
摘要
民意在民主政治中的无上价值和现实中的诸多弊端,使得公共政策的民意吸纳往往会遭遇价值与事实间的矛盾冲突,这就使得建构相应的民意吸纳机制成为一种现实必要。公共政策民意吸纳机制包括民意搜集机制、民意判断机制、民意说服-解释机制以及民意吸纳的辅助机制。民意搜集机制在于搜集民意的"原料"及其相应"加工品",民意判断机制解决的是吸纳民意以及吸纳何种民意的问题,民意说服-解释机制则主要应对政策过程中民意的不吸纳或者部分吸纳情形,民意吸纳的辅助机制则为民意吸纳机制得以顺利运行奠定良好基础。四种机制相辅相成,构成了公共政策民意吸纳的完整过程。
引用
收藏
页码:27 / 3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逆向参与:内涵、意义及前提 [J].
许青学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2, 32 (03) :47-50
[2]   试论政策过程中的民意搜集与判断 [J].
刘明厚 .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11, (06) :40-45
[3]   试论民意与公共政策关系及其应对 [J].
刘明厚 .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2010, (06) :48-53
[4]   毛泽东的逆向政治参与模式——群众路线 [J].
王绍光 .
学习月刊, 2009, (23) :16-17
[6]  
公共政策分析导论[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美)威廉·N.邓恩(WilliamN.Dunn)著, 2002
[7]  
解构民意[M]. 华夏出版社 , 喻国明著, 2001
[8]  
政策分析和规划的初步方法[M]. 华夏出版社 , (美)卡尔·帕顿(CarlV.Patton), 2001
[9]  
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M]. 人民出版社 , 毛泽东著, 1976
[10]  
论联合政府[M]. 人民出版社 , 毛泽东著, 1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