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火山活动历史、岩浆演化与喷发机制探讨

被引:56
作者
樊祺诚 [1 ]
隋建立 [2 ]
王团华 [1 ]
李霓 [1 ]
孙谦 [1 ]
机构
[1]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关键词
火山活动历史; 岩浆演化; 喷发机制; 钾质粗面玄武岩; 长白山火山;
D O I
10.16108/j.issn1006-7493.2007.02.004
中图分类号
P317 [火山学];
学科分类号
070801 ;
摘要
广义的长白山火山在我国境内包括著名的天池火山、望天鹅火山、图们江火山和龙岗火山,是我国最大的第四纪火山岩分布区。图们江火山和望天鹅火山活动都始于上新世,喷发活动分别介于上新世—中更新世(5.5~0.19Ma)和上新世—早更新世(4.77~2.12Ma)。天池火山和龙岗火山属于第四纪火山,喷发活动从早更新世(~2Ma)持续到全新世。图们江火山岩为溢流式喷发的拉斑玄武岩,望天鹅火山、天池火山和龙岗火山母岩浆都是钾质粗面玄武岩,但经历了不同的演化过程。天池火山和望天鹅火山都经历了钾质粗面玄武岩造盾、粗面岩造锥和晚期碱性酸性岩浆(碱流岩和碱性流纹岩)的喷发;龙岗火山来自地幔的钾质粗面玄武岩浆则未经演化和混染直接喷出地表。图们江火山岩以溢流式喷发的拉斑玄武岩为主,少量玄武质粗安岩等。天池火山造盾之后,地壳岩浆房和地幔岩浆房具互动式喷发特点,来自地幔的钾质粗面玄武岩浆一方面在天池火山锥体内外形成诸多小火山渣锥,另一方面持续补给地壳岩浆房发生岩浆分离结晶作用和混合作用,分别导致双峰式火山岩分布特征和触发千年大喷发。火山岩微量元素和Sr-Nd-Pb同位素示踪揭示,长白山东(图们江火山、望天鹅火山和天池火山)、西(龙岗火山)两区显示地幔非均一性,东区岩浆源区具有软流圈地幔与富集岩石圈地幔混合特征,西区岩浆源区具有相对亏损的较原始地幔特征。西太平洋板块俯冲—东北亚大陆弧后引张是长白山火山活动的动力学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175 / 190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1]   五大连池、天池和腾冲火山岩Sr、Nd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与岩浆演化 [J].
樊祺诚 ;
隋建立 ;
刘若新 .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01, (03) :233-238
[12]   长白山天池火山全新世喷发与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J].
樊祺诚 ;
刘若新 ;
魏海泉 ;
隋建立 ;
李霓 .
地质论评, 1999, 45(S1) (S1) :263-271
[13]   长白山望天鹅火山双峰式火山岩的成因演化 [J].
樊祺诚 ;
刘若新 ;
张国辉 ;
随建立 .
岩石学报, 1998, (03) :38-41+43-50
[14]   长白山天池火山的岩浆演化 [J].
刘若新 ;
樊祺诚 ;
郑祥身 ;
张明 ;
李霓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8, (03) :226-231
[15]   长白山天池火山最近一次大喷发年代研究及其意义 [J].
刘若新 ;
魏海泉 ;
仇士华 ;
蔡莲珍 ;
冼自强 ;
薄官成 ;
钟建 ;
杨清福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7, (05) :437-441
[16]   长白山地区新生代火山岩的岩石化学及Sr、Nd、Pb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J].
解广轰 ;
王俊文 ;
A.R.Basu ;
M.Tatsumoto .
岩石学报, 1988, (04) :1-13
[17]   中国东北地区新生代火山岩的年代学研究 [J].
刘嘉麒 .
岩石学报, 1987, (04) :21-31
[18]   Effect of gas emissions from Tianchi volcano (NE China) on environment and its potential volcanic hazards [J].
Zhengfu Guo ;
Jiaqi Liu ;
Jingtai Han ;
Huaiyu He ;
Guoliang Dau ;
Haitao You .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 2006, 49 :304-310
[19]   The mass estimation of volatile emission during 1199–1200 AD eruption of Baitoushan volcano and its significance [J].
Zhengfu Guo ;
Jiaqi Liu ;
Shuzhen Sui ;
Qiang Liu ;
Huaiyu He ;
Yunyan Ni .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 Earth Sciences, 2002, 45 :530-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