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深水海域近代沉积物中饱和烃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来源

被引:8
作者
林卫东 [1 ]
周永章 [1 ]
沈平 [2 ]
郝银全 [3 ]
付善明 [1 ]
机构
[1] 中山大学地球环境与地球资源研究中心
[2] 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
[3]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南海近代沉积物饱和烃石油源烃来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36.4 [海洋地球化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2 ;
摘要
对南海深水海域(水深>130 m)的6个表层沉积物样中的饱和烃进行了测试,正构烷烃nC21-/nC21+一般小于0.6,意味着陆源高等植物生物蜡来源的正构烷烃占优势,CPI值比正常海洋沉积物明显偏低。较高含量的不溶复杂混合物(UCM)、iC16、iC18、植烷、姥鲛烷被检测到,地质构型藿烷、甾烷在甾萜类化合物中为优势组分,萜甾烷参数显示了较为成熟的信息。饱和烃的多种地球化学参数不同程度的显示了石油源有机质混入的迹象,混入的石油源烃可能主要来自人类活动和海底天然油苗。
引用
收藏
页码:123 / 126+136 +13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化学与稳定同位素指纹示踪原油类污染:以广东南海两次小型溢油事件为例 [J].
彭先芝 ;
刘向 ;
叶兆贤 ;
吴建勋 ;
张干 .
地球化学, 2004, (03) :317-323
[2]   南海表层沉积物中有机物分布研究 [J].
吴莹 ;
张经 ;
唐运千 .
热带海洋, 1998, (03) :43-51
[3]   南海和冲绳海槽沉积物的生物标记化合物 [J].
唐运千 ;
郑士龙 ;
龚敏 ;
史继扬 ;
黄孝建 .
热带海洋, 1993, (01) :5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