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梁北煤矿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

被引:5
作者
冯启言 [1 ,2 ]
孟磊 [1 ,2 ]
张海荣 [1 ,2 ]
李长河 [3 ]
机构
[1] 江苏省资源环境信息工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矿业大学)
[2] 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
[3] 河南省许昌新龙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关键词
ArcGIS; 数字矿山; 底板突水; 危险性评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208 [测绘数据库与信息系统]; TD74 [矿山排水与堵水];
学科分类号
070503 ; 081603 ; 0818 ; 081802 ; 081903 ;
摘要
我国有60%的煤矿不同程度地受到底板岩溶承压水的威胁,尤其是奥陶系和寒武系灰岩含水层水量大、水压高,已经发生多次重大突水事故。底板突水的控制因素很多,主要有矿山压力、含水层水压、隔水层阻水能力、原始导高、构造复杂程度等,本文以梁北煤矿突水为例,在分析矿井突水因素基础上,综合选取上述因素作为评价指标并定量化,利用ArcGIS平台,构建了底板突水危险性多因素评价模型。评价结果表明,该矿在现有疏水降压条件下,从2008年8月,矿井东部采区11111,11151,21031工作面由中等危险区转为安全区,疏水降压取得显著效果。研究表明,GIS可在矿井防治水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25+32 +3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中国煤矿突水灾害特点与发生条件 [J].
张立海 ;
张业成 .
中国矿业, 2008, (02) :44-46
[2]   梁北煤矿二1煤层底板寒灰突水条件分析 [J].
刘波 ;
冯启言 ;
孟磊 ;
孙悦 ;
冉松河 ;
李长河 .
矿业安全与环保, 2007, (06) :64-66
[3]   煤层底板突水脆弱性评价的GIS与ANN耦合技术 [J].
武强 ;
庞炜 ;
戴迎春 ;
俞佳 .
煤炭学报, 2006, (03) :314-319
[4]   基于GIS复合分析的煤矿顶板水害预测研究 [J].
张海荣 ;
周荣福 ;
郭达志 ;
杜培军 ;
不详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 2005, (01) :115-119
[5]   华北型煤田煤层底板突水预测信息分析理论、方法及应用 [J].
靳德武 .
中国岩溶, 2003, (01) :41-46
[6]   我国煤层底板突水问题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J].
靳德武 .
煤炭科学技术, 2002, (06) :1-4
[7]   煤矿底板突水的多源地学信息复合模型研究——以焦作演马庄矿为例 [J].
管恩太 ;
武强 ;
冀焕军 ;
李鑫 ;
宋金叶 ;
李培玉 .
工程勘察, 2001, (04) :18-20
[8]   预防矿井底板突水的“下三带”理论及其发展与应用 [J].
李白英 .
山东矿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 (04) :11-18
[9]   鹤壁矿务局矿井突水等级模糊综合评判及预测 [J].
杨永国 ;
李宾亭 ;
尚克勤 ;
樊京周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 1998, (02) :95-99
[10]   煤矿断层网络复杂程度的分维描述 [J].
徐志斌 ;
王继尧 ;
张大顺 ;
谢和平 .
煤炭学报, 1996, (04) :2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