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情权属性之学理研究

被引:18
作者
何生根
机构
[1]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教育研究与评估中心 北京
关键词
知情权; 积极权利; 妥协性权利; 民主权利;
D O I
10.16290/j.cnki.1674-5205.2005.05.002
中图分类号
D912.1 [行政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摘要
知情权的提出缘自对人性的不信任以及对权力监督和防御的需要;人民主权学说是知情权的政治思想基础;利益说和主张权利说是知情权的具体理论依据。作为观念中的权利,知情权具有可请求和可主张的积极权利属性;知情权义务主体的特殊性,使知情权具有不可避免的妥协性;知情权不仅能促进民主制度的发展,而且需要民主制度的支持,因此又具有民主权利属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2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5 条
[11]  
平民政治的基本原理[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美)保罗·S.芮恩施(PaulS.Reinsch)著, 2003
[12]  
自由论[M]. 译林出版社 , (英)以赛亚·伯林(IsaiahBerlin)著, 2003
[13]  
信息公开制度研究[M]. 湖南大学出版社 , 李步云主编, 2002
[14]  
权力论[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美)丹尼斯·朗(DennisH.Wrong)著, 2001
[15]  
拯救与逍遥[M]. 上海三联书店 , 刘小枫著, 2001
[16]  
人权概念起源[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夏勇著, 2001
[17]  
论历史[M].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英)罗素著, 2001
[18]  
同意的计算[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美)詹姆斯·M.布坎南(JamesM.Buchanan), 2000
[19]  
为权利而斗争[M]. 中国法制出版社 , 梁慧星主编, 2000
[20]  
叔本华论说文集[M]. 商务印书馆 , (德)叔本华(ArthurSchopenhauer)著,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