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昆仑北部古生代构造岩浆作用及其演化

被引:12
作者
王岳军
沈远超
林舸
谢宏远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构造岩浆作用,区域构造演化,古生代,中昆仑北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4.4 [古生代(界)];
学科分类号
070903 ;
摘要
对地质研究较薄弱的中昆仑北部开展了古生代构造地层格局、构造变形及构造样式、古生代花岗岩区域分布及其地球化学特征、祁漫塔格群火山岩地球化学及其区域对比等研究,认为祁漫塔格群属寒武-早志留世,早古生代祁漫塔格地区可能不存在成熟大洋,而是以大陆裂谷或初始洋盆为特征;早古生代晚期祁漫塔格山北部被动大陆边缘转化为活动大陆边缘,沿鸭子泉-祁漫塔格主脊断裂汇聚闭合;晚古生代,早期以求勉雷克花岗穹隆为核心南北简单剪切滑覆;晚期沿昆中俯冲碰撞,昆中断裂以北地区转化为活动大陆边缘,古特提斯洋闭合。
引用
收藏
页码:1 / 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松潘-甘孜滑脱型山链变形构造演化模式 [J].
王宗秀,许志琴,杨天南 .
地质科学, 1997, (03) :327-336
[2]   青海可可西里大地构造基本特征 [J].
边千韬 ;
常承法 ;
郑祥身 .
地质科学 , 1997, (01) :37-46
[3]   昆仑山早古生代地质特征与演化 [J].
潘裕生 ;
周伟明 ;
许荣华 ;
王东安 ;
张玉泉 ;
谢应雯 ;
陈挺恩 ;
罗辉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6, (04) :302-307
[4]   秦岭造山带的造山过程及其动力学特征 [J].
张国伟 ;
孟庆任 ;
于在平 ;
孙勇 ;
周鼎武 ;
郭安林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6, (03) :193-200
[5]   塔里木板块及其周缘地区有关的构造运动简析 [J].
刘训,王永 .
地球学报, 1995, (03) :246-260
[6]   西昆仑山北部早古生代构造-岩浆带的发现 [J].
许荣华,张玉泉,谢应雯,陈福坤,张巧大,赵敦敏 .
地质科学, 1994, (04) :313-328
[7]   东昆仑地质特征及晚古生代——中生代构造演化 [J].
古凤宝 .
青海地质, 1994, (01) :4-14
[8]   东昆仑区域构造的发展演化 [J].
郑健康 .
青海地质, 1992, (01) :15-25
[9]   西昆仑山构造特征与演化 [J].
潘裕生 .
地质科学, 1990, (03) :224-232
[10]   喀喇昆仑—西昆仑地区基性—超基性岩初步考察 [J].
邓万明 .
自然资源学报, 1989, (03) :204-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