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维护能源安全手段的选择逻辑:产权制度的视角

被引:10
作者
宋亦明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产权制度; 能源安全; 能源公司; 石油危机; 企业自主性;
D O I
10.14093/j.cnki.cn10-1132/d.2020.01.004
中图分类号
E71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经济体量、能源禀赋、对外能源依赖程度等相仿的国家在应对同一场或情境相似的能源危机时所采用的手段经常呈现出明显的差异,以美国为代表的一部分国家主要依托行政或外交手段,而以中国为代表的另一部分国家则更依赖行政与商业的组合手段。为解释这一差异,就要突破能源安全研究惯有的地缘政治与供给需求分析视角,借助产权制度来考察政府与企业的权利责任边界以及政府借助企业力量维护能源安全的可能性和成本。基于美国应对1973年石油危机与中国应对2017年天然气紧缺的实证研究以及英法两国应对1973年石油危机的补充性分析,可以发现产权制度决定了企业的自主性与政府的处置成本。研究表明,在私有产权制度下,能源公司的自主性与政府的处置成本均较高,政府难以借助能源公司的力量应对能源危机,由此独自采取行政或外交手段保障能源安全;在公有产权制度下,能源公司的自主性与政府的处置成本均较低,政府更容易借助能源公司的力量应对能源危机,由此两者共同承担维护能源安全的责任并通过行政与商业相结合的手段维护能源安全。
引用
收藏
页码:98 / 130+159 +159-160
页数:35
相关论文
共 54 条
[1]   国际官僚与国际制度竞争退出 [J].
宋亦明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8, (08) :62-93+157
[2]   从石油到天然气:中国维护能源安全主战场的大转移 [J].
宋亦明 .
世界知识, 2018, (06) :54-56
[3]   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产油国两度延长减产协议 力促石油市场恢复平衡 [J].
王佩 .
国际石油经济, 2018, 26 (01) :12-13
[4]   21世纪的国际能源安全问题 [J].
张建新 .
国际安全研究, 2013, 31 (06) :124-149+154
[5]   美国对外能源政策与国际能源机构的建立 [J].
舒建中 .
美国研究, 2013, 27 (01) :87-101
[6]   论油权——初探石油地缘政治的核心问题 [J].
徐建山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2, (12) :115-132+159
[7]   中东北非变局与西方石油安全的悖论——兼论中国的石油安全 [J].
孙溯源 .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2011, 28 (02) :26-37
[9]   美国与东亚能源安全 [J].
罗振兴 .
美国研究, 2008, (03) :79-97+5
[10]   中国能源安全的对冲战略 [J].
奥斯汀·腾斯强 ;
赵俊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8, (08) :42-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