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维护能源安全手段的选择逻辑:产权制度的视角

被引:10
作者
宋亦明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产权制度; 能源安全; 能源公司; 石油危机; 企业自主性;
D O I
10.14093/j.cnki.cn10-1132/d.2020.01.004
中图分类号
E71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经济体量、能源禀赋、对外能源依赖程度等相仿的国家在应对同一场或情境相似的能源危机时所采用的手段经常呈现出明显的差异,以美国为代表的一部分国家主要依托行政或外交手段,而以中国为代表的另一部分国家则更依赖行政与商业的组合手段。为解释这一差异,就要突破能源安全研究惯有的地缘政治与供给需求分析视角,借助产权制度来考察政府与企业的权利责任边界以及政府借助企业力量维护能源安全的可能性和成本。基于美国应对1973年石油危机与中国应对2017年天然气紧缺的实证研究以及英法两国应对1973年石油危机的补充性分析,可以发现产权制度决定了企业的自主性与政府的处置成本。研究表明,在私有产权制度下,能源公司的自主性与政府的处置成本均较高,政府难以借助能源公司的力量应对能源危机,由此独自采取行政或外交手段保障能源安全;在公有产权制度下,能源公司的自主性与政府的处置成本均较低,政府更容易借助能源公司的力量应对能源危机,由此两者共同承担维护能源安全的责任并通过行政与商业相结合的手段维护能源安全。
引用
收藏
页码:98 / 130+159 +159-160
页数:35
相关论文
共 54 条
[31]  
TurkeyintheGeopoliticsofEnergy .2 OleGunnarAustvik,GülmiraRzayeva. EnergyPolicy . 2017
[32]  
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 .2 国务院网站 .
[33]  
IEA释放战略原油储备的意义 .2[英]埃德.莫尔斯. 《金融时报》[FT]中文网 .
[34]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做好2017年天然气迎峰度冬工作的通知 .2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http://www.ndrc.gov.cn/zcfb/zcfbtz/201710/t20171018863901.html .
[35]   层次回落与比较政治学的回归 [J].
李巍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8, (07) :52-56+4
[36]   国际关系研究层次的上升与回落 [J].
陈小鼎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8, (07) :48-51+4
[37]   世界能源格局与中国的能源安全 [J].
张宇燕 ;
管清友 .
世界经济, 2007, (09) :17-30
[38]   “马六甲困局”与中国能源安全再思考 [J].
赵宏图 .
现代国际关系, 2007, (06) :36-42
[39]   中国对能源安全手段的选择与新安全观 [J].
王海滨 ;
李彬 .
当代亚太, 2007, (05) :21-30
[40]   产权理论:马克思和科斯的比较 [J].
吴易风 .
中国社会科学, 2007, (02) :4-18+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