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征性刑法概念辨析

被引:12
作者
郭玮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象征性刑法; 风险社会; 民意; 立法;
D O I
10.15984/j.cnki.1005-9512.2018.10.009
中图分类号
D924.3 [分则];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我国目前正处于刑事立法的活跃期,刑法学界对象征性刑法多保持批判的态度,认为诸多罪名的设立属于象征性刑法。虽然涉及此概念的论著已经很多,但对于究竟何为象征性刑法的深入研究尚不多见,并且,在我国出现混用象征性立法、积极的刑事立法和情绪化刑事立法等概念的现象。象征性刑事立法不同于情绪性刑事立法和积极刑事立法。象征性刑法系立法者出于政治目的,为表示某种姿态、情绪、态度与立场而设,不追求刑法规范的实际效果。我国目前虽然存在一定的情绪立法,但尚不存在象征性刑事立法。现阶段,我国应在尽量避免象征性刑事立法的基础上,合理引导和吸纳民意,保持法律与政治的合理边界。
引用
收藏
页码:91 / 108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51 条
  • [21] Executive orders: Symbolic politics, criminal justice policy, and the American presidency[J] . Willard M. Oliver.American Journal of Criminal Justice . 2001 (1)
  • [22] CONGREEIONAL RE-ELECTION THROUGH SYMBOLIC POLITICS:THE ENHANCED BANKING CRIMEPENALTIES .2 Brian T.FitzP atrick. American Criminal Law Review . 1994
  • [23] 刑事立法的国家立场[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李怀胜, 2015
  • [24] 刑法立法研究[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赵秉志, 201407
  • [25] 刑法中的情绪研究[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袁彬, 2014
  • [26] 刑法立法基本原则研究[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姚龙兵, 2014
  • [27] 刑法总论重要问题[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松原芳博, 2014
  • [28] 自由秩序与自由刑法理论[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何荣功, 2013
  • [29] 风险社会立法机制研究[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何跃军, 2013
  • [30] 法的门前[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美) 博恩里科 (Errico,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