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2005年澜沧江流域极端降水变化特征

被引:36
作者
李斌 [1 ,2 ]
李丽娟 [1 ]
李海滨 [3 ]
梁丽乔 [1 ]
李九一 [1 ,2 ]
柳玉梅 [1 ,2 ]
曾宏伟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普林斯顿大学
关键词
降水; 强度; 趋势; 澜沧江流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8.024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极端降水事件是气候变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澜沧江流域纵贯13个纬度,最大相对高差近5000 m,跨6种气候带,是全球少见的南北向大江,它在气候、水文、地理、生态学等多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自1960年以来,流域经历了显著的气温上升。探讨在气候变暖背景下这一复杂流域的极端降水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澜沧江流域及其周边35个气象站1961-2005年的日降水资料,分析了小于5 mm、5~10 mm、10~50 mm以及大于50 mm 4个不同量级降水的降水量、降水日数和日平均降水强度的变化趋势。并计算了每种量级降水占总降水量的百分比及降水频率。结果表明,各量级各项指标均存在明显的区域变化特征,流域总体上极端降水频率的增加态势明显。对典型地区站点分析表明,极端降水的增加可能与气候系统随机性变强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290 / 29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中国地区不同强度降水的变化趋势 [J].
林云萍 ;
赵春生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45 (06) :995-1002
[2]   近45年雅鲁藏布江流域极端气候事件趋势分析 [J].
游庆龙 ;
康世昌 ;
闫宇平 ;
徐彦伟 ;
张拥军 ;
黄杰 .
地理学报, 2009, 64 (05) :592-600
[3]   近50年四川盆地汛期极端降水事件的时空演变 [J].
胡豪然 ;
毛晓亮 ;
梁玲 .
地理学报, 2009, 64 (03) :278-288
[4]   基于EMD的我国粮食产量波动及其成因多尺度分析 [J].
刘会玉 ;
林振山 ;
张明阳 .
自然资源学报, 2005, (05) :745-751
[5]   近四百年北半球气温变化的分析:EMD方法的应用 [J].
林振山 ;
汪曙光 .
热带气象学报, 2004, (01) :90-96
[6]   新疆极端降水的气候变化 [J].
杨莲梅 .
地理学报, 2003, (04) :577-583
[7]   Scaling of Precipitation Extremes over a Wide Range of Climates Simulated with an Idealized GCM [J].
O'Gorman, Paul A. ;
Schneider, Tapio .
JOURNAL OF CLIMATE, 2009, 22 (21) :5676-5685
[8]  
Atmospheric Moisture Residence Times and Cycling: Implications for Rainfall Rates and Climate Change[J] . Kevin E. Trenberth.Climatic Change . 1998 (4)
[9]  
Global temperature as a regulator of climate predictability[J] . A.A. Tsonis,J.B. Elsner.Physica D: Nonlinear Phenomena . 199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