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次间冰期-冰期旋回黄土环境敏感粒度组分的提取及意义

被引:44
作者
徐树建
潘保田
高红山
王均平
管清玉
胡春生
机构
[1]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粒度; 敏感组分; 风成沉积; 末次间冰期-冰期旋回;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1 [古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3 ;
摘要
采用粒级-标准偏差方法对黄土高原西部、河西走廊及河南西部等6个剖面末次间冰期-冰期旋回的黄土-古土壤粒度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取了对环境变化敏感的粒度组分。各剖面的环境敏感粒度组分主要分为粗细两个组分,并显示出一定的区域性差异和不同的沉积学意义。敏感组分主要受物源和沉积后成壤作用的影响:冰沟和罗家湾剖面可能受源区的影响更大而使敏感组分偏粗,暖和湾和扣马剖面可能由于后期风化的影响较大而使敏感组分偏细。对扣马剖面末次冰期旋回堆积的L1和S1的粒级-标准偏差分析表明,L1的敏感组分与全剖面相似;而S1的敏感组分与全剖面存在较大差异,可能与成壤作用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183 / 18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1]  
沉积岩(物)粒度分析及其应用[M]. 地质出版社 , 成都地质学院陕北队 编, 1978
[12]  
Controls on the terrigenous sedi-ment supply to the Arabian Sea during the late Quaternary:TheMakran continental slope. Prins M A,Postma G,Weltje G. Marine Geology . 2000
[13]   联系沙漠-黄土演变过程中耦合关系的沉积学指标 [J].
丁仲礼 ;
孙继敏 ;
刘东生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9, (01) :82-87
[14]   黄土高原黄土粒度组成的古气候意义 [J].
鹿化煜 ;
安芷生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8, (03) :278-283
[15]   前处理方法对黄土沉积物粒度测量影响的实验研究 [J].
鹿化煜 ;
安芷生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97, (23) :2535-2538
[16]   中国黄土研究新进展 (三)时间标尺 [J].
丁仲礼 ;
余志伟 ;
刘东生 .
第四纪研究, 1991, (04) :336-348